一个电话引发的跨部门合作

花火田丁 2018-04-07 15:40:39 +0000

题图摄于@上海,by 町


路过Apple Store,想着要不要顺便去换个电池。根据某同学那次不算愉快的经验,必须要先从400电话预约了才行。


为了不走冤枉路,于是,我,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至少回想起来觉得有点不走寻常路……)


——走进Apple Store店里,然后接通了400电话。


经过一番惯例式询问,在顾问试图想要给我远程检测电池容量的时候,我表示现在正在Apple Store,能否直接帮忙预约一下。顾问问我是否有问过实体店的工作人员,在得到我说「没有」的答复之后,查询了我所在这家店的天才吧预约情况,被告知「您所在的直营店当前时段不能进行预约,是否需要为您推荐附近的授权维修点」,心想,算了,要么就乖乖约好下次再来吧。


走之前不死心地问了下天才吧的工作人员「今儿能换电池吗」,没想到,工作人员很愉快地给我登记了,等了大约15分钟不到,就被叫到号了。工程师在我的iPhone和他的iPad上狂点一通,就开始跑电池测试程序了。


在这个沟通过程中,线上似乎并不能完全掌握线下实体店的情况,到店可以直接现场预约,而线上却是没有名额,有朋友也碰到过通过400约好了,结果到实体店需要再约一次的情况,这样的体验就有问题了。


线下的实体店似乎更愿意优先服务到店的人群,也是对的,到了门前再让人回去等预约,也许合乎流程但不符合人情。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行业也碰到过,比如快递,明明线上显示会上门取件,却接到线下快递员的电话,说今天已经不上门了,只能等明天一早来取。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典型的O2O场景不就是应该把线上用户导流到线下吗,为什么反而遭到线下自己人的抗拒/无响应呢?


原因可能有很多方面, 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分工及绩效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规模越大的公司,每个部门更像是一个个小公司,就像BAT的不同事业部之间也会有竞争关系,不然也出不来「微信」这样的产品?如果企业文化就是鼓励各部门都有创新,各产品独立核算,部门之间存在壁垒,倒也无可厚非。


但若是一个业务需要跨部门的合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那么就需要各自放下各自心中的小九九,通力合作,奔着共同的目标去努力。


毕竟对于外界而言,是一个整体,无论是Apple的400还是线下实体店,对于用户来说,都是Apple,Ta并不会在乎是线上还是线下解决了Ta的问题,关键在于「解决」。


对内而言,集体利益 > 部门/个人利益,当一件事情对于整体有好处就应该配合执行,而不是因为个体利益去设限。当然,这与公司的规章制度和文化理念有很大关系,如果过分强调部门/个人考核,那么在做出决定时必定以自身利益为先,就会出现这样的心态「做好了是别人的嫁衣,做得不好却要背锅,这样的傻事可不能做」,于是跨部门合作就会变得相当艰难,各自为政,进而可能就会出现一些损害到集体利益的现象。


借用下那句广告词「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也许未必,因为事事不如你想得那般公平。


但,大家都不好,倒是真的都不好。明白了这一点,摆正心态,放下那些不必要的纷争,齐心协力去推进共同的目标,才是正事。


撒欢吧
谈理想
聊人生
讲故事
相对论
花火田丁
微信号:huahuoding
花火田丁
不折腾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