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自于NextDay
当我们听到或者看到某一个观点的时候,本能的反应是什么?
比如,最近刷屏的药神电影引发的关于药价的讨论。有人说药企不应该把价格定那么高,这是救命药,抢钱就相当于夺命啊。也有人说,药企投入了巨大资金研发新药,专利期一过,便再没有了垄断优势,如果没有丰厚的利润作为回报,这些药企巨头很难再有动力去研发新药。
医药行业并不了解,单纯从感受上来说,两者似乎都有道理。一个站在受众的角度,另一个站在药企的角度。
受众想得到价格美好且疗效美好的药品,药企希望通过售卖药品获得可观的利润,要有可观的利润,最简单粗暴无非就是抬高售价和降低成本。
按照普遍的规则来说,这两者的诉求是有冲突的。
受众因其不同的经济能力能承受的药品价格不尽相同,那就是总有人会觉得贵,也总有人会觉得不贵。我一直对「普惠」这个词抱有疑虑,究竟能有多少人能被「普」到,以及对他们而言,「惠」的程度到了多少才会使他们受益。回到药品的受众,也是同理。是不是一定比例的受众可以承受的价格就是美好的价格,这个一定比例该如何定?又有谁去定?纳入医保是个好办法,但不在医保里的人群又该如何是好,都是问题。
而回到药企这边,从果壳网的《当生路在药价前浮沉,谁是药神?》中获取到的信息如下:
「常见的说法是,一种新药从研发到上市需要至少10年。但如美国本特利大学科学与产业整合中心主任莱德利(Fred D. Ledley)教授所说,这个过程有时需要30年甚至更久。」
「美国对新药的保护最为严格,新药专利保护期为20年,但专利通常在药品开发的早期就申报,药物上市时,保护期往往过了大半」
「专利一旦到期,原版药的销售立刻断崖式下跌,巨头们只能彼此合纵连横,抵抗行业内研发动力降低的颓势」
稀缺的资源往往意味着高昂的获取成本,对高价药没有承受能力的人群如何才能获得这些资源?哪一方或者哪些方面应该为此助力,尽力去消除这期间的落差?
这的确是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假设药企的定价策略是合理的,利润空间也是合理的,那么影响价格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制药成本了,如果有办法降低成本,从理论上来说,价格也会降下来。
经过这些分析之后,当我们再回到开头所举的两方观点,你会发现没办法单纯的用「对或错」去评判,因为这两种观点都只是代表了其中一方,与其说对错,更恰当的应该是「以偏概全」
如果我们自身的背景或者经验让我们对其中一方更熟悉,是真正的了解,有专业知识背景的那种,那么也许我们还能尝试着去分析这一方观点,继而得出「是否认可这一方观点」的结论,即,对观点有一个「思辨」的过程。而如果,两方我们都不熟悉,基本上就是由感受去决定了,哪一方的观点让你感同身受,也许你就会倾向于认同这一方的观点。(我在《谣言四起》中也提到过这种心态)
而特别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很多人就会主动放弃「思辨」,毕竟,消化一个别人已经总结好的观点,比起自己从头咀嚼,要容易得多。进而,潜意识里就会认为这个观点就是你自己的。于是,当有人提出了不同观点,你会觉得自己受到了挑战,但好像隐隐又没什么底气去说服Ta,因为当初没有经历过一个通过「思辨」说服自己的过程,也就是说,只有结论,没有论证过程。当你受到不同观点的挑战,心理上会告诫自己要捍卫原本的观点,却不知道应该如何证明,于是很可能就变成了「为了反驳而反驳」,也不会去思考对立面的观点究竟是否有意义。
现在很多都是快餐文化,当「快餐」蔓延到了「读书」,比如有人给你总结好一本书的精髓,让你可以在几分钟内迅速“读完”一本书。的确节省了时间,但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剥夺了你将一本书「从厚看薄」的一个「思辨」过程,同样的一本书,不同的人看完,也许会有不同的启示和感想,几分钟读完一本书,也许只是那个总结的人自己的想法,或者他认为重要的点。我一直认为,「书」并不单单是作者传递他的想法的一个载体,而是「看书人」与「写书人」思维碰撞的过程,看书人将从字里行间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消化、整理,转换成自己的认知,所以是「谁」看了这本书很重要。
在我看来,「几分钟读完一本书」系列最合适的用法应该是用来作为书单的初步筛选/推荐,毕竟能从中得知某本书的大致内容,如果觉得内容还不错,那就自己再找来看,看完之后,再去回顾「几分钟读完一本书」,也许就会有不一样的体会了。
在这个各种观点层出不穷、信息爆炸的时代,警惕「唾手可得」的观点/知识,永远不要放弃「思辨」的机会。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