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自于NextDay
续前篇,今天就是那个浸泡的第二日。
昨晚睡前其实偷偷去看了眼,已经接近乌黑了,心中一块石头落地。
今早兴冲冲地把水倒出来,果然是乌黑发亮的一盆,「色香味」之「色」已圆满。
闻着倒是还有一点青草香,蒸熟之后吃到嘴里却还是少了小时候的香味。
为什么呢?原因可能比较复杂,乌饭叶的品种、捣碎的手法、水与汁的比例、糯米的品种、浸泡时长,看似极其简单的步骤,每一步都暗藏玄机,似乎只有当所有的因素都恰恰好的时候,才能催生出感人的味道。这种「恰恰好」很难用具体的数字去计量,全凭经验和感觉。这也许才是中华美食制作中的精髓,因人而异。
看看这5个因素,有两个是原料,其余三个则是手法,原料靠找,手法靠学。如果原料足够好,或许可以弥补手法上的不足,而如果原料不够好,手法是否能够补齐原料的缺憾?没有标准答案,平淡无奇的食材到了大师手中也能出神入化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其特色,而上好的食材如果不懂得如何处理也许就失去了价值。
是不是有点像天才和勤奋的关系,资质再好却不懂得发挥,资质平平却懂得取长补短,胜负真的难分。资质好又懂得合理利用,该是最完美的组合了。
找原料这件事,基本上可以定义为体力活了,找到不同的品种,逐一尝试排除即可。
而手法,则更有技术含量,依样画葫芦地跟着老师傅做,也很有可能千差万别。比如说,捣碎的手法,我昨天采用的是料理机,还比较好量化,无非就是调整转速或时长,而如果换成传统的「石臼法」,轻重、捣碎的程度、静置的时间都很难用一个量化的数字去形容,只能是自己去模仿+摸索,以及通过最终结果来判断。
最终把原料和手法放在一起,就是一道排列组合实验题,同一种原料不同手法,不同原料同一种手法,两两组合,百般尝试,也许能得到圆满的答案,也许只是离答案近了一小步。
有时候,越不确定,则可能带来越大的惊喜。
而这种类似「古法」的制作工艺让我满心欢喜,充满着不确定性,永远没有最终答案,只有更好,没有对错。
再出发,希望我能找到那一碗熟悉的味道。
「乌饭树之旅」至此暂告一段落,前两篇在此:
「乌饭树之旅」之「慢下来」也(更正:标题最后一个“也”字为手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