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里的人生

花火田丁 花火田丁 2019-08-17 15:46:45 +0000

题图来自于NextDay

整理豆瓣书单,发现真的是一部成长史,生活、工作,潮起潮落、悲欢离合,都在这些书里了。

时至今日,翻看很久以前买过的一些书,竟有种恍若隔世之感,那些书名看起来就像是毒鸡汤的书,怎么会入了我的眼,可是,谁都有过不堪回首的青葱岁月呀,眼前立刻就浮现了那时笨拙的自己,慌张失措但依然坚定不移地寻找答案。

脑中突然就蹦出了一个词「书单人生」,多年以来,遇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去找书来看,学习类的就不说了,兴趣一来,先把书单填满,琴棋书画、科学技术、财富管理,应有尽有,如今还有不少还静静地躺在「想看」里。除了学习类的,就是思想上遇到问题了,也是找书来看,心理学、哲学居多,当然也免不了被灌过鸡汤,想通过这些书找到掌控情绪的法宝,比如一段时间收藏了很多关于「焦虑」和「亲密关系」的书,都是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我曾推荐过一本散文集《理想的下午》(荐书《理想的下午》),当时整个人的状态非常不好,就像钻进了死胡同,怎么也出不来。某个午后,好友推荐了这本书给我,随书只附了两个字 ——「大气」。我至今都记忆深刻,那个午后,坐在飘窗边,看完了这本书,瞬间就豁然开朗了,真是一颗见效,一扫当时的阴霾。现在再去翻那本书,却只发现是本有趣的游记散文,纳闷当时是怎么把我从低落的深渊里拯救出来的,大概就是因为「大气」,世界之大,我却让自己深陷在琐碎之事中无法自拔,实在是「太小家子气」了。

以前看书很杂,各种风格各种题材,比如那几本现在看起来是毒鸡汤的书,那时候或许还被我当做了救命稻草,有些洗脑句子被奉成了金句,如今再翻出来看看,不慎惶恐。不过好在,看得杂,各种观点,甚至是对立的观点不断地涌入脑中,打打杀杀,此消彼长。今天觉得这句话有理,明天也许就觉得对立面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也正是因为如此,始终没有某一种特定的观念能占了上风,阻止我不再接纳其他观点,倒也间接埋下了辩证思维的种子。

再看这几年的书单,明显风格稳定了许多,少了一些茫然,经典居多、学术居多、务实居多,经过这些年的跌跌撞撞,选书的技能似乎也增强了,知道自己需要看哪些书,以及哪些书会更有帮助,哪些书要精读,哪些书只需快速略过。

有人说,看书就要看最经典的,才不会污浊了心智。但其实最理想的境界,大概是那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吧,如今这畅销书纷飞的时代,如何能够保持意志坚定地读书,都能成为一个课题了。兼听则明,不害怕「兼听」来的观点会给自己洗脑,看完依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去追寻真相,大概就是最理想的读书状态了。

一直觉得,读书读的不仅仅是作者的观点,更应该关注作者的思路,Ta 是如何环环相扣一层一层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这背后支撑 Ta 的逻辑是什么样的。掌握了这一点,基本上就掌握了这本书的精髓,我在 读书得间 中曾提到过,读书,真正难得的是读出文字背后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文字有时候的确是苍白的,但背后的思维是活跃的,发掘这背后的思维,与自己的观点进行碰撞,才能真正地让书中所说「为自己所用」。

爱读书的人大概都有着有趣的灵魂吧,这也是我偏爱各种话唠电影和综艺的原因之一,电影参见 荐剧《爱在午夜降临前》,话唠综艺节目,比如圆桌派,就这么几个人,一张桌子,聊着聊着,能聊出那么多的话题来,而且还往往很有深度,每每看到,我都在想,这些人得看了多少书啊,从古至今,娓娓道来,脑子似乎没有消停的一刻。

还是要提到这是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商家似乎已经不满足于做实物的产品了,必须要「走心」,怎么走心呢,先来洗洗脑吧,于是各种「成功论」「焦虑需求」充斥着,都是差不多的套路「你现在很有问题,但是不用怕,跟着我们,就能把你这些问题给解决掉」。有一些的确能解决一部分人的困惑,但是「售卖焦虑」这件事,我始终觉得不是一个健康的方式,难道快乐真的就会使人堕落吗?比起「售卖焦虑」,或许我们更应该关注到那些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美好。

书单里有人生,但人生始终还在你自己手中握着。


旧文参考:

假期书影清单

读书得间

推荐一本神奇的书

荐剧《爱在午夜降临前》

荐书《理想的下午》

一本真的够了吗

荐剧《我只认识你》


撒欢吧
谈理想
聊人生
讲故事
相对论
花火田丁
微信号:huahuoding
花火田丁
不折腾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