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自于NextDay
人生有没有捷径?
如果是两年前,甚至在今年上半年的时候问我这个问题,我一定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没有」。我在 关于「择偶标准」 里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
别人的经验永远都是别人的,别人走过的弯路也是别人走过的,没有捷径可取,真正发生在你身上了才是对你适用的道理。
其他还有几篇,最近的是两个月前的这篇 人生建议,关于「弯路」,我始终认为是一个不存在的概念,我们试图凭借自己的经验让一些人「少走弯路」,看上去是帮助Ta,实际上却是斩断了一些能够让Ta自我尝试的机会,或许我们认为是Ta的弯路,恰恰是Ta的别有洞天。
我所信奉的是,任何理论或者任何事,都需要自己亲自尝试,哪怕是撞个头破血流,也必须是自己亲自去撞,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历练,才能领悟其中的奥妙,才能真正地成长。这个念头,直至上周末,我仍然深信不疑。
李老师一共出了四本书(韭菜什么的先不算):《把时间当作朋友》、《人人都能用英语》、《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财富自由之路》,1和4看过,看的原因也很简单,想找到关于时间、财富的答案。即使看过,也从未把这两本书联系起来。直到这两天翻开他的专栏,看到关于这四本书的关系,有种醍醐灌顶之感:
你可以把《人人都能用英语》看作是《把时间当作朋友》的「践行版」。《财富自由之路》是《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的践行版。
这四本书,相当于「方法论->践行->方法论->践行」这样一个过程。于是开始让我对自己那个「弯路」的理论产生了怀疑。
书不就是最直接的「捷径」吗?
写书之人,将自己的经验先总结成了方法论,继而又将这方法论实际运用到一个领域,使之落地——践行。
一本或者两本不到几百页的书里,我们甚至只需要1-2天的时间,就能把作者通过好几年总结出来的精华“吃”进去。比如《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虽然还没看过,但从标题上来理解,看完这本书,你就赚到了这额外的「七年」,也许比「七年」更长,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与作者频率相同的思考密度。
很多我们膜拜的牛人都热爱读书,有商界奇才,有艺术大家,有技术牛人,都是书不离手。一本书,浓缩了一个人甚至几个人的人生经历,区区几百页,和几个人生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我们不需要花几辈子的时间(也没这能力)去体验他们的人生,只需要花几天的时间看完这一本本的书,这样想来,真是如魔术一般神奇。
当你读的书越来越多,理论上你收集到的「捷径」也会越来越多,也许殊途同归,也许标新立异,都不碍事,关键是你自己的「无知」的圈子会慢慢缩小之后再慢慢变大,你知道了以前不知道的,正因为如此,你也会意识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其实更多。
当这一条条捷径摆在面前,如何去辨别、选择才是关键。我们很难去评价一本书的观点正确与否,只能说是赞同与否。作者总结出来的方法论是否真的可以成为我们的「捷径」,是否真的行之有效,让我们少走弯路?这就还是要回到「践行」上。
理想的状态,当然是选了一条捷径,践行之后,的确缩短了我们自己去摸索的时间,这才是真正的捷径,但现实是,我们需要在捷径之间作出选择,不断尝试,不断优化,将这些「他山之石」真正地消化成为我们自己的「方法论+践行」。
人生有捷径,多看书,多观察高手,多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