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自于NextDay,昨天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A跟B说了一句话,B将这句话转述给C,那么C听到的和A说的,相似度有多少?
有没有可能100%?当然有可能,什么情况下会发生?
有没有可能0%?也有可能,什么情况下会发生?
如果参照「一传十,十传百」,这还远远没达到「误传」的级别,那么理论上来说,即便不到100%,也应该有90%以上的还原度吧。
理论上是这样的,但有几个关键因素会导致这个理论上的结论出现偏差:
这句话本身是否「易转述」:内容直白,且不会让人产生联想。
A与B的关系:作为中转站的B,在转述的时候,即有可能带上自己的判断或者情绪,所谓「添油加醋」,这就取决于A与B的关系了,如果本来互看就不顺眼,那么多半就会把这种不顺眼的情绪带到转述的句子里去。
C与A的关系:作为最终接收者的C是否有自己的判断,将接收到的信号脑补成自己愿意接受的事实。
参照「拷贝不走样」游戏,结果可能是忧喜参半,一个很简单的成语可能到最后都被比划得让人哭笑不得。
这个游戏背后其实是沟通理解的最真实的写照。多经过一个人,沟通成本就增加一层,除非这一层是完全透明的,原样转述,丝毫不添油加醋,不加上自己的任何揣测。尤其是要向对方描述某个事实的时候,任何展开的想象都是画蛇添足,反而会让接收之人远离真相。提问也是同理,参见 如何提问才最明智。
所以永远要有这样一个「最接近事实真相」的人直接将信息传递给最终需要处理这些信息的人。至于处理信息的人,可以有多个,基于同样的事实,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
而如果被迫要成为「中转站」,所起到的作用就至关重要了。首先对于理解能力的要求很高,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原封不动地转述给其他人,如果要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也最好是与前者确认过,这样才能保证传递给下一位的信息是完整且真实的。
那有人也许会说,如果对方传递给你的原本就不真实呢?还要继续往下以讹传讹吗?谣言不就是这样传播开的,参见 谣言四起。
那么在理解这个层面,是否也需要去做一些去伪存真的工作。这是个有点矛盾的地方,一方面我们要尽可能保证能够还原传达者的本意,另一方面,我们是否需要为这个「本意」的真伪负责?
为自己说出去的话负责,这个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但如何能够真正做到负责,就要保证自己说出去的话言而有信,真实可靠。那么在传递消息的时候,我们需要分辨的是这个消息是否带有个人判断,还是说,只是单纯地描述事实。
比如,以下对于餐厅的评价
“这家粤菜很好吃”
“这家有很多种粤式点心,他们家的菠萝油比那家XXX的更脆一点,甜味也更淡些”(XXX是双方都去过的餐厅,关于脆与甜的口感双方之前也有交流过)
显然第二种则更接近于描述事实,而第一种则是侧重于描述个人感受。个人感受因人而异,而一旦有了参照物,绝对值就能转换为每个人自己熟悉的相对值了。这样不至于被别人的感受带偏了判断,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规避一些关于真伪的疑虑。
当然,最好的还是「眼见为实」,自己作为第一现场的见证者,或者作为第一手资料的接收者,远离「传话筒」。在工作中,因为一些制度或者文化的关系,我们有时候被迫要充当「传话筒」的角色或者不可选择地需要接受来自「传话筒」的信息,那么无论如何,都需要多方求证,以确保信息到你这一步的时候没有走样或者误传。而遇到那些自称自己「只是个传话筒」的同事,请千万小心,这句话多半意味着 Ta 不愿意做一个「负责任」的「传话筒」。
我们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如果在接收时能够做到去伪存真,传播时能够原汁原味还原真相。那么,这个世界该多清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