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证」吗

花火田丁 花火田丁 2019-07-31 15:51:43 +0000

题图来自于NextDay

上周末看圆桌派,武志红来的那期,蒋方舟和梁文道被这位心理咨询师看得透透的,讨论关于「原生家庭」所涉及的心理学问题,觉得很有道理,虽然这些道理,作为非专业人士的我们,硬要说,也能说出个一二,但从武老师口中说起,就觉得特别系统、特别可信、特别有道理。

为什么觉得在理,首先是这些道理确实能够说服我,也能与身边发生过的案例对应起来,除此以外,还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他是「武志红」,一个有着临床心理学学位的一个知名的心理咨询师。

在心理学这个领域,先不说观点是否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但武志红至少算是被认证过的专业人士,所以我会默认认为他所做出的关于心理学方面的论断都是出自于专业素养,是有体系和理论可循的。

尽管有时候这些论断看上去没有那么学术,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也许窦文涛也能说出类似的话来,但区别就在于,同样的道理似乎从武志红口中说出,仿佛就多了一点权威性,而换成其他,可能就让听众止步于「说得挺有道理」了,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学术上的论断。

这里就牵扯到一个「认证」的问题,最常见的就是各种技能考试,除了心理咨询师,还有 PMP、CFA、各种乐器考级、棋类考级、跆拳道段位等等,当你已经具备了达到某个级别的水准,就需要去把某个证书拿到手,这样才完成了对于某项技能的「专业认证」。

想想也是,总不能每次跟人说自己跆拳道是什么水平,就现场打一段吧,证书一拿出来大家都明白了,这相当于权威机构替其他需要了解你水平的人做了一次检验,通过了就给一个合格证的意思。

这种认证是让业外人士了解所处级别的最简单的方式,当然,不排除考试的设计可能没办法面面俱到,或者是考生就是临场发挥比较好,考试比平日的表现要好很多,这些原因可能会导致实际的能力与认证并不完全相符,但大多数认证还是算的上公平公正的,基本上可以用来拉开专业和业余的差距。

但我始终觉得,这种认证可能仅仅是给外行看个热闹,对于业内来说,更多的是凭事实和数据说话,或者说业内有另一套约定俗成的检验标准。

突然想起今天池老师转发发的一段关于程序员的梗。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公众号文章讲「程序员如何写出别人读不懂的代码」这个主题的,里面给出了很多方法,很多人参与讨论。

我看完标题就感慨「人永远是高看自己一眼啊」,以我们大部分同行的水平来说,他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水平正常写。其他人就已经很难看懂了,哪里还需要刻意而为。

引自:卖桃者说

第63期| 自律的人生和自律的程序

扎心了是不是?举这个例子,其实是想说,真正的水平如何,业内人士有自己的一套评判标准,而认证只是作为一个快速的参考。或者认证其实是让业内人士集中起来对这个人的水平进行一次评估,并把这次评估的结果以即便业外人士也能理解的形式展示出来。

认证本身是不是能真实地反映被评估者的水平,这个需要打个问号,也许不及,也许高于,但如果没有认证,很难通过一个浅显易懂的方式让其他人能在短时间内认识到 Ta 的水平。

当然,一个本都没有,却牛到头顶光环的也大有人在,而且他们似乎也有那种绝杀技让人即刻就能意识到他们的「牛」。

认证,或者说,头衔,如果不是为了什么做准备的硬性规定,在有精力或者时间考一个也无妨,毕竟很多场合还是看「证」,看 Title 的,但最重要的始终还是基本功和真实的实力,能够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其他的都只是附加产品。


撒欢吧
谈理想
聊人生
讲故事
相对论
花火田丁
微信号:huahuoding
花火田丁
不折腾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