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自于NextDay
一个弃疗很久的朋友,最近 Watch 上的运动圆环神奇般地又开始合上了,而且势如破竹,这着实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毕竟,最近也进入了健身倦怠期
一问,原来是入手了任天堂家的“理财产品”—— 健身环,为什么说是理财产品呢,因为它的价格比首发价格翻了好几倍,一环难求。不过最近开始回落了,关注的朋友可以考虑入手了。
今天借着这款游戏来说说激励机制。激励一般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自我驱动,心中有一股无形且强大的力量驱使自己向前推进。外因,则是依靠外部力量,来自外部的,可见的物质或者非物质的奖励等等。
从长远来说,我们当然应该是去找到内因,找到自愿去做成某事的原动力,这样成本最低而且可控。听上去好像也没有那么难?兴趣不就是最好的原动力吗,喜欢画画那么就会一直坚持画下去,热爱手作那么也会一直坚持去做,音乐、瑜伽、摄影、咖啡……等等,翻开豆瓣关于兴趣爱好的 Tag,为了兴趣而学习一门手艺的大有人在。
可是,一年、两年过去,当初热爱的人儿可都还在吗?我手上没有数据统计,所以依旧只能拿自己的经历作为例子。17年我写过一篇 兴趣 Vs 爱好,里面列举了数十项涉足的领域,为什么说是领域呢,因为很多都仅仅是「感兴趣」或者「觉得挺有意思」,但有些在短暂尝试之后就戛然而止了。那一定有人会说,你这个不能算作“兴趣”,真正感兴趣的,那不得一天不碰就手痒痒,岂会任其搁置吃灰?
可是,单从心理上来说,我的确是「感兴趣」的,而且程度都还不低,比如画画,看到有趣的插画,也会掏出画笔来学习,比如前不久在豆瓣看到一个有趣的系列,是将摄影和插画相结合,在实拍的现实场景中画上一个漫画人物,有趣的很。
起笔就发现没那么容易了,尤其是画人脸的时候,无处下笔,怎么都不对(丑🤦♀️。于是,又想到,要是几年前好好地跟人学完素描,现在至少会从容一些吧。画画这件事从好几年前就断断续续地让我魂牵梦萦,书和工具都买了不少,但一直没有系统地去学完,如今学习资源这么发达,真想学会并非难事,B 站上一个系列的视频看完大概就能入了门。
可,似乎,「感兴趣」这个内因并不能强大到让「画画」这件事的优先级排到前面去,比起拿起 Pencil 画画,我更自然地会翻开一本书看、打开一部电影去看,甚至是去我的小荒岛上捡捡树枝钓钓鱼摸摸大阵磲🤦♀️。
我自认为还算比较自律的人,为了健康可以拒绝一切饮料只喝白开水,为了健康可以忍受不喜欢的蔬菜和水果,为了健康在雾霾天会坚持戴着闷闷的口罩……以至于即刻 App 关闭前某次活动让用一个词形容下对对方的印象,对面即友的聊条框里跳出了「口罩」「口罩」「口罩」,实在是太真实。
在学习画画路上,但凡能够拿出一星半点「坚持戴口罩」的毅力,现在至少也能信手涂鸦自娱自乐了吧。比「画画」好一点的是「西班牙语」学习,感谢 Duolingo 一直对我不离不弃,连续圆环、AI 对话场景、钻石积分榜,想尽一切办法拉我每日打开它,15分钟也是好的,起码能够应付“旅游100句”之类的场景了吧😂。
最理想的应该是「看书」了,除去挑书时的纠结,拿起来就看,飞快地看,缓慢地看,窝在沙发上看,坐在书桌前看,想看就看。想一想这世上大概也是有很讨厌看书的人吧,既有讨厌的人,那么硬要把「看书」列为兴趣爱好,也未尝不可。而这一兴趣爱好,倒也是很神奇,要说能够立竿见影地给我带来什么收益,也不见得,或者要我说一说「为什么要看书」,我也说不上来,那么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我可以这样不需要心理建设地并且抵挡住娱乐的诱惑,去看完一本又一本呢?
如果说我看书的时候是「漫无目的」的,但看完一摞书之后,某个瞬间想起了某本书中的某一句话,这样的时刻越来越多,多到让我诧异,但却实实在在地让我感受到了「读书有用」。
「有用」,是最朴素的驱动力之一。
「有用」的面很广,可以是「用得上」,比如,在写文章的过程中用到了很多书中看到的句子或者思想,用到了「读书」;看到了令人难忘的场景,按下快门,能够所见即所得地记录下来,用到了「摄影」。
「有用」也可以是「创造了价值」,比如,靠着画画的兴趣爱好,赚到了一笔兼职收入;靠着自学的数据分析技能,在工作中提高了效率;靠着对于健身的坚持,给别人分享成功的经验。
除了「有用」之外,「有趣」也是一个很好的驱动力,游戏便是最好的例子,开头提到的健身环,就是把健身中的各种动作融合到了游戏中,深蹲躲避怪物,跑步追赶目标,不知不觉中已经大汗淋漓,大半个小时过去了。「寓教于乐」这个词同样适合这里。
比起絮絮叨叨跟你讲健身的好处,以及怎么去坚持,直接让人玩着玩着顺便把健身给做了,抛开其中的动作是否能够符合每个人的身体素质,这个形式本身简单粗暴,并且让人就有继续做完的动力。我想称之为,用游戏来干预你的生活习惯。
之前参与了一个母婴健康扶贫项目,是公益组织的试点项目,试点什么呢 —— 行为干预,用什么干预 —— 现金,怎么来干预 —— 完成指定的健康习惯后支付现金。有人会说,受益人可能也只是为了领钱才去完成那些任务,并不是真心地认可这些观点,这样真的好吗?而且能持久吗?没有钱领的时候是不是就回去了?
在项目开始的时候,说实话,专家组的成员也没人敢说这个试点是不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 改变或者至少让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改变生活习惯。但至少几年下来,对比调研的数据表明,确实起到了作用。为什么能起作用?首先是,这些生活习惯原本就是有益的,坚持下去一定能改善生活质量。其次是,现金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人跨越初期养成习惯时的心理障碍。也许,很多人抱着「反正有钱拿并且自己也没什么损失」的心态来参加项目,但事实上,行为干预就这样悄悄地发生了。
这种就是外因了,通过外在的物质刺激人去改变。额外的物质奖励,或者迫于生存的需要,这是最强大的外因。当然,这种方式是存在争议的,外因始终无法长久,而且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很多还是自己不可控的,有可能“吃了上顿没下顿”,也有人会担心,自己会“依赖”这种外因甚至“上瘾”,一旦离开,可能又会回到原点。
风险的确存在,但比起这些风险,能够通过这些外在刺激在短时间内养成一种习惯或者学会一项技能,也许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事,因为习惯一旦养成,其实很难再回到原点,比如运动这件事,虽然很容易中断或者弃疗,但只要稍加激励,很快也能拾起来。而技能这件事,只能学会了,才有机会去创造价值,比如画画,短时间内让自己从「画得丑」提升到「画得好看」,即便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收益,至少发个朋友圈获得好友的点赞也是很开心的一件事。渐渐的,对这项技能有了自信,那么源源不断的内在驱动力也会被激发出来了。
就像是学习编程一样,要赶在兴趣消耗殆尽之前,不管是问搜索引擎还是问人,能够做出一个可以跑通的程序,让自己有了成就感,才能在后面的学习路上继续走下去。
所以,一开始我们也许不必过于苛求自己的内因,如果有条件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去加快「入门」的进程,不妨一试。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去创造「有趣」或者「有用」的条件,再粗暴一点,就是「创造类似游戏的娱乐感」或者「尝试可以“挣”到钱的“有用”」,但需记住一点,不可舍本逐末。
好的,现在我要去找「学画画」的游戏了😊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