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石弟弟成人礼自弹自唱的就是这首喔😊
题图来自NextDay @Emmental,瑞士
昨儿没加班,把爽了几次的约给还了。
想着也凑个冬至的热闹,吃顿饺子吧,于是兴冲冲地奔赴长乐路某网红饺子店。
到地儿一看,醒目的小黑板闪着荧光“冬至,吃饺子咯~”,门口那个人山人海,还都是年轻的男男女女们,不知店家的饺子备足了没。
俩饿着肚子的人果断放弃,另觅美食。
恰逢临近圣诞,一路上,满满的节日气氛,圣诞树、雪景、白熊、麋鹿、圣诞老人,还有熟悉的Jingle bell。
而「冬至」的氛围,唯有那家饺子店,而熙熙攘攘排着队的人群,可能都不知道「冬至」的来历以及为什么要在冬至吃饺子,嗯,我也不知道……
从小到大,对「冬至」没什么特别的印象,只知道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至于「南方吃汤圆,北方吃饺子」的习俗,也是近几年才知道。
查了下百科,在古代,似乎是特别重要的一个节日。
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既然是重要的节日,那必然有不成文的习俗。民以食为天,一提到习俗,自然离不开「吃」。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至于冬至吃饺子的习俗,百科说,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在物资紧缺、交通、经济条件不发达的时期,都盼着过年过节的时候能吃上一顿好的。而现在,天南地北的美食手指点点就可以尝到,饺子想吃就吃,不用特地等到冬至。
节日习俗如今的意义更多的是纪念以及团聚,或者说为纪念和团聚寻找一个适当的理由。
想想倒也奇怪,过去交通不便利、物资匮乏时,一家人会想方设法聚到一张桌子上,而现在,几个小时就可以横跨南北,反而聚少离多。
网络和科技发达,拨个视频,几秒钟,就能「见面」,用时间换取了空间,虚拟的见面,似乎反而让人与人的距离变远了。
如今的节日氛围多半都是由商家营造出来的,各种营销短信震个不停的时候,必定是什么节日要来了。国外的节日、电商造出来的节日、法定节假日,但凡对消费有促进的,都会让你在大街小巷皆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
古老的「冬至」似乎没在此列,倒也不是不能做营销,比如说「冬至了,回家看看,买点XXX」,但毕竟是个很小众的本土节日,估计没被活动策划看上。
最近看了几期「国家宝藏」,再一次感慨古人的智慧惊为天人,那么多复杂工艺的物件,如何制造出来的,至今仍旧是个谜。
说得最多的是「传承」这个词,守护国宝,同时意味着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件宝贝背后的历史,代代相传下去。想想我们这代人能留下什么给后世,一只硬盘,一段代码?AI时代的人类文化又会是什么样子。
习俗也好,文物也罢,都是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很多人会觉得,了解那些过时的东西有什么用,对现在会有什么帮助。很难说,会有什么帮助,但就像河南博物馆推荐的「云纹铜禁」,其所用的「失蜡法」的工艺被应用到了如今的航空制造领域,很奇妙的感觉。
心里有挂念,天天都是节日,天天都能一起吃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