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自于NextDay
人高马大的男生戴了个皮卡丘颈枕
黑风衣大黄靴的酷酷男生看乔家大院
二十岁出头的肌肉小伙热衷古玩茶艺
咦,好像哪里不对?反差萌?
形象真是挺有意思的一个词。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但是否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就另说了。
有趣的是,我们似乎对各种形象有着天然的代入感。先从最直接的衣着和长相说起吧,我来举几个例子,每个人都可以想象一下这些形象应该搭配什么样的长相。
着汉服的小姐姐
着职业装的女高管
着健身背心的男教练
着格子衫的程序员
着紧身衣的骑行者
着Boyfriend风衬衫的女青年
着Polo衫的男职员
…
怎么样?是不是看到这些词的时候脑海中出现了某种脸,甚至就是某个你熟悉的人的脸?那试着把这脸下的的衣着换成反差最大的那一个呢?比如,着健身背心的男职员,是不是有点违和?😂
但或许男职员真的会去健身,也真的会穿着健身背心。可为什么我们就觉得有点怪怪的?
我在 “跃然纸上”的你 中写过,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场景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们熟悉的 Polo 衫男职员只是工作中的形象,同事很少能看到他的其他形象。
很多人偶尔也会渴望改变下形象,虽然人多半都是喜欢跟自己契合的人,但内心深处总是会对自己无法达到的甚至是自己的对立面产生一种莫名的渴望,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变化的,在一个形象里呆久了,就想跳出来尝试不一样的自己,或者看别人演绎理想中的自己。
有个职业叫做「形象设计师」,暂且不论现在市场上的这些是否足够专业。从理论上来讲,形象设计师的工作是要发掘个人独特的气质和魅力,给 Ta 打造不一样的形象。因为多半来找他们的客户多多少少是对自己现在的形象不满意或者想要寻找突破的。很多时候,一套衣服、一个发型、一种妆容的确就可以让人焕然一新,比如,一直衣着朴素的邻家女孩,也能变身一袭红衣的性感美女。
但形象这件事,又不是一件衣服、一个发型、一种妆容那么简单,这些外在的装饰只是展现性格的一种形式,如果没有「气场」支撑,可能只是没有灵魂的好看,少了一点灵气。反差比较大的通常都是那种,Ta 自己都没意识到的隐藏人格,或者是意识到却不敢越界尝试。
很多年前,有个古老的博客系统叫博客大巴(现在已经关闭了),我在上面认识了一个姑娘,特别好看,确切地说,特别知道自己怎么样最好看,她说她的人生一大乐事就是帮助姑娘们发现她们独特的美。
我当时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自己的美要别人来发现(确认)。可这些年竟然看到这样的比例不在少数,我认识很多好看的姑娘都没有意识到(不敢承认)自己是那么好看,越好看这个问题反而越明显,就像传说中的美女都很高冷难以接近,但其实大多数都很平易近人,甚至戏称自己不是女神,而是“女神经”。这种反差着实让人惊讶。我的娘亲就是其中一个,看她年轻时候的照片,说国色天香有点夸张,但绝对是小家碧玉,眼睛大大的江南女子,像从画上走下来的人。可竟然至我成年,她才“觉醒”过来,坦然接受了「美女」这个称号。
每个人的审美标准不一样是真的,但似乎有些人对待自己时,美的标准就异常苛刻,鹅蛋脸美人尖标准的古典美女,还是会嫌弃自己鼻子不够挺、眉骨不够立体……这大概也跟源远流长的中华美德——「谦虚」是有关系的,似乎夸自己不是一件那么美德的事。我在 夸人的乐趣 中写过,「我们喜欢被人夸,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寻求一种认可,或者是增强自己的信心。」,尤其是长相这件事,似乎「别人的认可」显得更重要,当然这里要排除自恋狂们(但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也是最缺乏自信的人)
那么,回到开头我写的那几个形象,人高马大+皮卡丘,大黄靴酷酷+乔家大院,肌肉小年轻+古玩茶艺,我虽然不知道他们的其他形象都是什么样,也不知道我看到的这些反差是不是偶然事件,但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每个人都是百变的,至于为什么一直会看到一成不变的自己,全因为受到了限制,来自自己的,来自外界的,谁说职场女性只能黑白灰,谁又说糖水妹子只能小清新,如果条件允许,我们都应该尝试一下不同的形象,也许就能发现自己不一样的美呢。
旧文参考: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