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舍之道

花火田丁 2018-03-22 15:26:03 +0000

题图来自于NextDay


产品经过几次三番地改版,终于差不多成型了。这期间,每次都是彻头彻尾地重构,重新画原型图,重新定义结构,重新写后台。


讨论最多的问题,不是「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


相应的,不是「为什么不做」,而是「为什么要做」


这个过程其实挺难的,毕竟砍掉一部分功能,可能会意味着失去一部分用户。


但毕竟众口难调,最稳妥的还是「小而美」开始,只要有一个点能让用户产生共鸣,然后把这个点做到透。之后再去做延展也是可以的。


这个过程,从外界看起来,或许真的很难理解,为什么不做这个功能呢,应该很多人都需要这个,就这么点功能,是不是太简单了,体现不出科技感?


就像前几天推荐的Markdown工具Typora,从我个人的使用体验来说,觉得很强大了,所见即所得,语法也支持的很好,加上插件配合,还可以直接画流程图和框图,导出格式也支持多种。


有朋友看到,就问有没有办法生成侧栏目录。Typora是支持TOC的,但不是侧栏,一般在文章最顶部,跟在word中插入目录是一个效果。


搜了搜,确实也有办法去实现,大致思路是引入JS去修改生成的HTML文件,当然也有别人做好的一些插件包,想实现总有办法,只不过Markdown本身似乎是不支持的。


内嵌这样一个方法也不会特别难,为什么Markdown本身不支持呢?

除了这个,如果想做,还有很多可以做,比如设置字号、字体颜色等等(可以通过内嵌HTML标签实现)


为什么不去做?


回到Markdown的定位:「易读易写」的轻量级「标记语言」,创造者们对于它的期望应该是随手就来,简单到极致的。


目前这些语法已经足够实现它的愿景了,作为一个书写方法,要实现的是「易读易写」,而不是一个文档系统,也不是一个word或是一个网页。


我最后给的建议是,用HTML+JS写一个侧栏索引(也有现成的框架可以用),而Markdown就只负责每页的内容输出。各自分工,各取所需。


互联网时代的人们,往往希望一个产品简单的同时又足够强大,而这两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矛盾的,简单必定需要舍弃一些东西,而强大又需要加入一些东西。


最理想的状态可能是:用户前端无感知,而把繁杂的工作交给后端去做,让人觉得输入足够简单,但输出异常强大。也就是用户只需要非常有限的操作,就可以得到大量的可用信息。


就像是Apple系列产品,简单到3岁小朋友一上手就能左滑右滑玩得很溜。


可以做,但不做。把不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打磨「必须做」的功能上。


用起来简单,但其实很智能(Smart),也许才是好产品应该有的状态。

撒欢吧
谈理想
聊人生
讲故事
相对论
花火田丁
微信号:huahuoding
花火田丁
不折腾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