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加好友

花火田丁 2018-05-21 15:31:26 +0000

题图来自于NextDay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非常抗拒「被」拉到各种群里(工作群就更不用说了),尤其是人数过百的群,稍不留神就齐刷刷的一堆小红点,即便消息免打扰之后,还是会有绿油油的提示框「几十条未读消息数」,关键是,把手机的电都给吃掉了!


最近因为参加一些活动,入了一些读者圈,或者好奇心作祟,陆续加了好几个大群,非常偶尔地看到感兴趣的话题会发个消息,然而每每冒泡之后立刻就会多出几个「新好友申请」,其中有些完全没有交流过,或者没有任何的交集(在群以外的其他媒介曾交流过,比如小密圈、公众号之类),在好友申请的备注里也没有注明任何添加理由,只是微信默认的「我是来自XX群的某某某」,有点懵,不知道加好友的意义在哪。


我理解的加好友,特别是从群聊中加好友,至少是以下这几种情况:


  1. 在群里有交流过,要求再高一点,交流过且相谈甚欢

  2. 需要进行某项合作,比如我的翻译志愿者群,译者和校对者互加好友以便更高效地完成翻译工作

  3. 观察了一段时间,觉得志趣可能相投,想进一步了解,那么在加好友的时候可以通过备注来表达这个意愿


以上其实是由深至浅的三种关系,第一算是神交已久,第二是工作需要,第三则是慎重考虑之后希望能认识下。


这三种,或者,即便不在此列,在备注里写了具体理由的,只要理由不是很雷人,一般也会通过。


肯定有人会说「Easy Easy Easy」,不就加个好友么,又没什么损失,只不过是通讯录人数+1而已,这么较真干嘛。


理由很简单,微信对我而言,更多的是熟人/半熟人(指没有见过面但神交已久)空间,我愿意在此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也期待看到对方分享有趣的东西,即有互动或者可以交流的点,或者说想起来了可以聊聊天的那种,并不只是程式化的通讯录+1而已,添加之后就只是成为了通讯录里的一个符号。


很多人加好友,或许是为了拓展人脉,以便不时之需。不得不说微信群真是一个好载体,各行各业的人聚在一起,甚至来自天南地北。多一个好友,的确就可能多了一个资源。


我在以前的文中曾提到过,「人脉从来不是一厢情愿,说白了,本质是互相利用对方的价值而已」,所以没有必要在自己还不具备交换价值时就心急火燎地吸收人脉。「出来混,总归是要还的」


也许这话会遭人白眼,求菩萨还得平日里多烧高香呢,人心不更得一直养着,指不定哪天就需要用到了,到时候没交情还谈什么,或者用到人家的时候再去攀谈又显得太过势利。


好像也有道理,但人情的「有备无患」通常并没有那么简单,忍不住想腹黑一句,付出都不一定有回报,何况萍水相逢。有些事即便关系再好也于事无补帮不上忙,有些事即便没有交情举手之劳或者互利互惠能帮还是会帮。我更愿意「互利互惠式」的帮忙,因为「人情债」总是剪不断理还乱。


说那么多,意思是,如果加好友仅仅是为了在不可预知的未来需要用到的人脉+1,那么,我更愿意等到那个时候再去+1。


在加好友这件事上如此谨慎,并不意味着排斥结交新的小伙伴,我非常期待跟有趣的人聊天,特别是其他行业的,说是开启了一个新世界一点都不夸张,隔行如隔山。迄今为止,也有很多好朋友都是从群聊里认识的,有的见过面吃过饭聊过天,有的至今还是神交,但字里行间总有某种令人感动的共鸣。


加好友的正确姿势其实很简单,多花个1-2分钟写下理由,至少不会让对方觉得你很草率,当然如果你本身只是想草率地+1,就另当别论了。


最可悲的不是通讯录人数寥寥无几,而是通讯录成百上千,连点赞之交都寥寥无几。


旧文参考:

尴尬寒暄式的关心

和陌生人说话


撒欢吧
谈理想
聊人生
讲故事
相对论
花火田丁
微信号:huahuoding
花火田丁
不折腾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