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可怕吗

花火田丁 花火田丁 2019-10-06 15:59:34 +0000

题图来自于NextDay


圆桌派最新关于「独居」的话题,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看过蒋勋的一本书《孤独六讲》。

全书分为六章: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虽然已经不记得当中内容了,还好在豆瓣留下了痕迹。当时对于全书的观感不是很好,结构有点凌乱,看惯了逻辑性很强的书,即便是散文杂文,至少也会有一点上下文的关联,而这本书真的是太过于“随意”了。

但其中关于「孤独」的一些观点还是挺有道理的,印象中作者曾给出了一个结论,大致意思是,人最终都是要走向孤独的,或者说「孤独」是挥之不去的。

说到「孤独」,总是逃不开另一个词「寂寞」,在英文里似乎都可以用「lonely」来表达。在中文里,却有着不一样的含义。寂寞,多半被动甚至无法阻止,而孤独,则是主动而为之。想到古代君主总是称自己为「孤」「寡人」,居于高位,就意味着从此要与「孤独」相伴。

孤独,更像是一种状态,而寂寞则是当下的一种情绪。

谈及寂寞,脑中总是不经意的会跳出日剧中的台词「寂しいな」(好寂寞啊),没有家人、好友相伴,独自一人饮酒的场景。既是一种情绪,那么也就存在「此情此景」的有效期,夜深人静百感交集的时候,情绪就上来了,但隔天三两好友把酒言欢,情绪就消失了,或者隔几天又会再出来。应着景的,来来去去。

但孤独,就没那么自在了,作为一种生活状态,「孤独」看起来更高级、更深刻。书中有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即使我们与最亲密的人拥抱在一起,我们还是孤独的,在那一刹那就让我们认识到伦理的本质就是孤独,因为再绵密的人际网络也无法将人与人合为一体,就像柏拉图说的,人注定要被劈开,去寻找另一半,而且总是找错。

摘自《孤独六讲》

有点悲观是不是,甚至有点悲哀。但不要和「爱」画上等号,就没那么悲观了。两个人始终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习惯、观念都不尽相同,可能大相径庭,有人说「磨合」,尝试着把有棱角的一面都磨得平平的,也许这也是一种经营之道,但这并不代表独立的个性就会被替代了,也许在其他方面,独立的个性变得更突出了。

孤独感,最直接一种体现大概就是「不被理解」,你的心思、你的主张,甚至你的心情,似乎没有那么一个人可以了解,让你可以无所顾忌地敞开心扉。于是,你感觉自己是「孤独」的,没有人可以和你走得很近。所谓「相识满天下 知己无一人」。

我试图在家族与社会里扮演一个圆融和睦的角色,在伦理领域与每一个人和睦相处,但为什么,我仍然感觉到不可改变的孤独?

摘自《孤独六讲》

很多人害怕「孤独」,就像很多人害怕「焦虑」一样,觉得是不好的东西,于是卯足了劲想要摆脱。于是, 你被感受到的“孤独感”驱使着去寻找远离孤独的方法,整个人都陷入了「我是孤独的,我要想办法摆脱孤独」,迫使自己去与人相处,融入喧嚣,可越想融入却越难融入,孤独感却加倍涌现,就像大多数人对待「焦虑情绪」一样,拼命去打破焦虑的动作,正是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焦虑的原因之一,孤独也是如此,想要快速远离孤独,正是造成巨大孤独感的原因。

因为害怕,就拼命想要去证明,或者说是被迫去表现出「并不孤独」,于是一些举动看起来都不像自己了,整个人都处于一种别扭的状态之下。

在我看来,「孤独」更像是一种「不打扰的状态」,不被打扰,也不去打扰别人,拥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古诗中多有体现。李白的《月下独酌》里,他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种怡然自得的“孤独”。

能够正视「孤独」,才意味着我们的个性更趋于成熟,认识到孤独的合理性,无论是付出还是接受,都会更成熟,爱也是如此,既然明白独立的个体会继续存在,更像是「我愿与你余生共指教」,而不是单方面的依赖。

有句话说,能好好与自己相处,才能更好地与别人相处。孤独就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课,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自己呆着很惬意,与人相处也同样可以尽兴,只不过是两个不同的频道。要想学好这一课,切记永远不要放弃思考。

生命的意义就是在寻找意义的过程,你以为找到了,却反而失去意义,当你开始寻找时,那个状态才是意义。

摘自《孤独六讲》


撒欢吧
谈理想
聊人生
讲故事
相对论
花火田丁
微信号:huahuoding
花火田丁
不折腾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