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我们都被教育或者口口相传「对事不对人有客户,才是专业的态度。
什么叫「对事不对人」
还是先问问百科吧
在做事情时没有偏袒、针对、歧视、侮辱,换了其他人也会采取同样的措施、说同样的话,与“对人不对事”相对。
中文名:对事不对人
释义:做事情时没有偏袒
感情色彩:褒义
用法:作宾语
意思是,我们要克制自己对于「人」的好恶,让注意力专注于「事」本身。对此我深信不疑,在过去将近1/3的时间里。
怎么做到对事不对人呢,这里有几条,你可以参考:
1. 事情是中立的,不要因为做事的人而有所偏颇
2. 人走茶不凉,茶还是热的
3. …
写不下去了,我意识到,尽管过去一直信奉这一条规则,但实际并没有好好去执行。
从学生时代说起:
各科的成绩全凭老师的个人魅力上下起伏,特别不待见哪个老师,那科成绩就马马虎虎。
工作初期:
总体上公事公办,下班之后尽量不处理工作事宜。
对待项目:
项目优先级多少也会受对人的喜好影响。爽快人做爽快事儿。膈应鬼请自食其果。
何为对人不对事
口口声声说信奉「对事不对人」,实际上很多时候是「对人不对事」。
不过,我理解的「对人不对事」必须有一些先决条件,否则就很容易被滥用,从此一片混乱。
根据既往的处事行为,该「人」已经有了相对客观的口碑评价。说白了,如果大概率你信赖的人群都在说这人有问题。
这件「事」如果换成另一个人去做,效果会不一样。
必须确保自己对于「事」的判断基本公正,可以与该领域的行家或者牛人探讨这件事本身的意义和做法。
该「人」是否独断专行,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遵循这几个准则,那至少你能明白:
这件事本身没有问题,不违背道义,不危害社会,不损人利己。
你对于该「事」的处理方式是可行的并且对于该「事」是有帮助的。
而「人」如果对此事没有帮助,反而会阻挠「事」的发展,那么这件事可能有很大概率不能正确进行。
那么这种时候,「人」对于「事」的影响远超于事情本身。悲观一点来说,正确的事情放到了错误的人身上,多半也会错下去。
就像有句话说「金钱是万恶之源」,这里的「金钱」某种意义上算一件事,本身并不具备正邪的特质。善良的人那是善财,邪恶的人却因它变得越发邪恶。
所以,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对于事情的看法有着天壤之别。
那个烂熟的甜甜圈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人的大脑很多时候具有欺骗性,也许只选择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事情,亦或者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事情,而事情的真相却并非如此。
「对事不对人」可能在公正公平透明的环境中才更有意义。
人处世的态度决定了对于事情的处理方式。而这种方式跟随着人的性格,根深蒂固。也许人是会改变的,但是悲观者更愿意相信「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那么如果不分情况一贯执着地遵循「对事不对人」,必定会有苦头吃。
细想想,这才是处世之本啊。
如果没有「人」,那「事」原本就不存在;
如果「人」靠谱,那「事」基本上也不会特别离谱,即使走了歪路,扳回一局的概率也会相对高些;
对事不对人,对人不对事,都有各自存在的意义,看如何练得一双慧眼去辨别是非曲直。
找对人,事倍功半,信错人,事半功倍。
题图摄于古北路桥,2017.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