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自于NextDay
最早玩即刻(它还是个 RSS App 记一个新闻 APP 的消逝)的时候,订阅了两个频道「一觉醒来世界发生了什么」及「今天发生了什么」,一早一晚,罗列出几条前天和当天的新闻/事件/信息,很多微信群里也有群友热衷于发送这样的「早晚报」。
看着看着就在想,我们真的这么需要关注新闻吗?或者说,这种「每天发生了什么」的新闻。很难爽快地说一个「YES/NO」,爆炸的新闻,总是有人会有意无意地提醒我们,私聊消息、群消息、朋友圈,或者安装的各种社交 App,冷不丁一个提醒告诉你 XXX 又热搜了,然而大多数热搜都「与你无关」。
那这些对我们有用吗?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只有少部分是有用的,而这部分你所关心的内容,其实自己是会通过「拉」的方式主动去获取的,比如最近刷屏的「上海中考改革」,家里有初中娃的家长,早已在自媒体推送之前就自己摸得滚瓜烂熟了。
而其他大多数「推」给我们的内容,尤其是根据算法来触发的,看完之后大多都是「哦,这样啊,我知道了」,就没有然后了,甚至有些只是瞥了一眼便略过。
算法是把双刃剑,过犹不及,比如,算法发现我很关注汽车行业,但其实只是因为工作使然,需要及时补充行业资讯,并非我的兴趣所在,那么出现在朋友圈的卖车广告基本都是免疫的。
如果是我们真正的关心的内容,会主动去「拉」,而「推」来的则需要进行一道过滤,找出我们关心的内容。
已经很久没去关注过这类的 Daily Report 了,看或者没看,似乎没什么差别。我几乎要放弃这些周期性的 Report ,直到看到阮一峰的「科技爱好者周刊」(最新一期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151 期):NFT 是什么,听说能赚钱)
他的周刊里,虽说也有新闻,但基本上不属于那种「快消」类型的,大多数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比如在周报里我们会看到发现了某种新材料,或者研究了新的算法等等高精尖的资讯,以及有趣实用的工具软件等等。
这些讯息,都有一个共同点特点:时效性以及价值。即便过了一周,时效性并不会减弱,因为这些内容本身的意义就非常深远。比如,最近的三星堆考古结果,即便我们是在一周后才看到相关报道,它本身的价值丝毫不减。反之,比如,一些“快消”的新闻,比如某某板块资金异动,过了一天之后,意义和价值就大大减弱了,这样的新闻就不适合放在周报里。
价值又该如何定义呢?如果我说「意义深远,或多或少会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影响」,也许你的第一反应是「假大空」,也太缥缈了。的确,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疲于奔命,哪还会去管「人类啊社会啊」什么的。但,纵观社会发展的历史,很多我们当时看上去与己无关的「变革」最终还是折射到了每个人身上。新冠疫情应该可以算是个典型的例子,一场全世界的流行疾病,改变了多少行业,但在疫情之初,有多少人会想到,这场灾祸甚至会对自己的工作和所在行业产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影响?
很多大佬都会用到「格局」这个词,一度被认为「商业毒鸡汤」。很多「过来人」好心地劝导年轻人「做决定的时候,要往后看3年5年,如果对你是有益的,那么就去做」,也会被认为是「不走心的官方话」。年轻的时候,血气方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3个礼拜后发生什么都不关心,哪还会去想3年以后,太遥远了,想不来,也不想去想。
这里面有一部分年轻人,走到了中年时期,幡然醒悟,突然明白了当年「格局」的真正含义,那是「眼界」,当初模糊不清但隐约觉得「可行」,随着路走下去,越走越宽了。于是有后辈再来请教「人生建议」,他们发自内心地把当初自己认为「不走心的官话」说了出来,于是,又开始了一波轮回。
所以,有些事情,只有经历了才懂得,但经历过的人分享经验的时候,出于隐私或者保密,没办法将自己的真实经历和盘托出,于是,外人所见只是很缥缈的“鸡汤”,而无法看清鸡汤背后有血有肉的佐证事实。
于是,就造成了,泛泛的经验之谈+懵懵的听者无意,应了那句「听了太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或者「听了太多分享,依然成不了那样的人」。
那么,真正能够帮到人的是什么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虽然自己也尝试通过生活中发生的事来举一反三,试图让看到的人理解我的意图,但总是费劲得很。
今天看着周报,突然明白了。
答案还是「分享」,但,不是分享经验,而是分享「眼界」
「眼界」是什么?最朴素的理解是「你能看到的视野范围」,这里的「视野」不仅仅是指眼之所见,更多的是心之所想,用「所见」来拓宽自己的「所想」。
为什么「眼界」比「经验」更重要呢?
因为,「经验」带有太多的个人属性,因人而异,而且,经验本身具有“欺骗性”,很多人拿到经验,视之为解决方案,很容易不假思索直接套用,不考虑自身的特点,导致「拷贝不走样」的失败率很高。
而「眼界」还处于「信息收集处理」的阶段,并不是一个可以直接套用的「Total Solution」,最多算个半成品,甚至只能是原料。不能直接用,但却可以像锦囊妙计一样,到了关键时刻,打开来以解燃眉之急。就像是村上春树说的,他有一个素材的“抽屉”,时不时地从里面翻出来写成成品文章或者全本小说。
于是,我也想尝试一下「分享眼界」,一份“刊物”则是最直接的方式,至于频率,以周为单位大概是我的极限了,毕竟月刊又显得太过于懒散了。
我不能自诩自己的眼界有多开阔或者多富有远见,但鉴于我收集信息的源头非常广泛,就像我看的书很杂一样,那么,也许我可以提供一些不一样的视角,这些视角首先得是让我受益的,那么,如果让看到的人也能感叹一声「原来还可以这样」,便足矣。
我对「科技爱好者周刊」背后的选题过程充满了好奇,是否用到了爬虫或者 AI 相关技术,或者是 GitHub 上群策群力,在上面看到了太多了科技资讯,都是我众多的信息源中未见过的。让我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在同一个地球上,我们眼前尽是朝九晚五鸡零狗碎,同时,在世界的某一个地方,很多我们难以想象的变化也在发生着。
这样看起来,周刊创作者/编辑的品位(比起 Taste,我更喜欢 Sense 这个词)很重要,直接决定了周刊本身的质量,是千篇一律的早晚新闻,还是有意识地将一些话题组织到一起,形成一份有价值的「刊物」。
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样有品位的编者,给自己看,也给同样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人看,下周五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