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容易,写出来难

花火田丁 花火田丁 2018-08-23 15:53:19 +0000

题图来自于NextDay


前几天群里有个讨论话题,关于处理复杂问题以及工作流的一些经验分享。不假思索地敲起键盘准备分享一番。


身处创业公司,时刻都需要面对挑战,一波又一波的从0到1,长期处于战斗状态,对于复杂问题不说能处理的得心应手,至少还是有些许发言权,至于「工作流」,不同于大公司层层叠叠的组织架构,结构相对扁平,更多的是针对产品本身,技术实现以及用户体验等,都需要通盘考虑,那么,参与这个讨论该是如滔滔不绝。


然而,事实是,当我整理好了话题参与格式,开始写内容的时候,竟然不知从何说起。平日里那些经验变得支离破碎,写了又删,删了继续写,如此反复几次,似乎都无法把心中所想系统地表达出来。


很奇怪的现象是不是?明明自己实际做起来是自成一体的,但等到要把这一套写出来,却很难组织。我大致分析了下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平日里都有具体的应用场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逐项分析,而到了归纳总结的时候,要去回想这些场景,存在一定的记忆困难。

2. 之所以无从说起,还是因为平时的这套工作方法只是习惯成自然,对自己而言几乎是条件反射,但并没有花时间去进行梳理,因而尚不能算作是体系。

3. 自己明白 与 让别人明白,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让别人明白不能有任何思维跳跃的过程,需要一步一步讲明白前因后果。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第二条,未能系统地对自己的这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即,花时间把平日里那些实际的案例整理出来,分析当时的处理方法,将具体的操作抽象成一套可以复用的方法论。在没有完成这个步骤之前,充其量只能算作是条件反射,而不是一套体系。


那么,如何来归纳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写下来。写作真的是很神奇的一种技能,在落笔之前,也许你还只是隐约有个想法,一旦开始写,写的过程就是在帮助自己梳理思路的过程,当脑中支离破碎的念头最终形成文字,有时候都能把自己吓一跳,有种「原来如此」醍醐灌顶的感觉。有的时候,写出来的文字,跟平日里本人说话的风格差别挺大,也不奇怪,毕竟话从口出的思考时间有限,而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斟酌的。


在想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也终于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写讨论话题时思路卡住了。因为我所认为的体系还并没有完全形成或者成熟。


我尝试着整理了一下。


处理复杂问题的核心要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细分到足够简单的点,并挖出其中的主线,只包含最重要问题的主线,不带任何分支。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分辨出「最重要的问题」是最核心的点。比如我们要做一个在线视频课堂,最核心的问题在于解决老师和学生接入课堂,进行视频交流,这是主线,另外,还涉及到很多周边问题,比如老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实时反馈工具等等,但这些就是主线上的分支,当主线跑通之后,再逐个加上即可,分支上可能还有分支,逐层细化。


处理复杂问题的过程就像是画一棵树,我们一般都是先画树干,然后再是树枝、树叶、甚至树叶上的脉络。


有了这棵树,关于工作流的问题也就可以解释了,顺着这棵树,每根树枝上分别需要得到哪个节点的支持,而节点与节点之间又将如何互相作用,就也能顺着理出来了。


所以关键在于正确地画出那棵树,树根是树根,树干是树干,树枝是树枝,不至于本末倒置。其实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摸清脉络之后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而具备这样的能力,不仅需要在专业知识方面足够精通,还需要有全科知识背景,否则就很容易以偏概全,分不清主次。


想想容易,写出来难,所以我们更应该坚持写下来,只有不断地写,才能反过来去打通想和写的关系,有朝一日,所想即所得,头头是道,信手拈来。

撒欢吧
谈理想
聊人生
讲故事
相对论
花火田丁
微信号:huahuoding
花火田丁
不折腾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