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要懂一点儿

花火田丁 花火田丁 2020-08-17 15:24:51 +0000

题图摄影 By 🐻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但同时不可避免地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最揪心的隐私问题,关于隐私问题,我写过好几篇,详见文后链接。

身处这个行业,至少在我看来,隐私问题不可避免,可以这样说,我们没办法做到100%保护隐私,行业规定、法律法规,这些都只能限制一个范围,限定在某些场景下才能使用这部分隐私数据。

对待隐私,就像是所有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一样,大概也是常见的三种心态,两个极端一个中立,极端抵制——抵制一切担心隐私泄漏的服务;极端放弃——隐私条款从来只是摆设,不同意又能怎么样;中立——小心翼翼,尽可能保护自己的隐私。

我自己,从心理上来说,我当然是想选择完全抵制,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不让一丁点信息泄漏出去,但事实是,我必须做出权衡,在便利和隐私之间,说到这儿,我总是能想起李彦宏那句掀起轩然大波的话:

中国的消费者在隐私保护的前提下,很多时候是愿意以一定的个人数据授权使用,去换取更加便捷的服务的。

实际上,这句话并非毫无道理,至于为什么会掀起轩然大波,大概与此前的一系列搜索引擎的事件有关系,此话一出,立刻让人有种「看不管我,又干不掉我」的那种无力感。

这种感觉也并非空穴来风,在整改之前,很多 APP 并不会直观地把隐私条款展示出来,即便有展示也是一个“霸气”的「同意」按钮,没有其他选项。整改之后呢,冗长的隐私条款,我相信也没多少人是真正看过的。

就像我在 请不要假借 AI 的名 中提到的,借用其他自媒体的那句话「上午下载玩得欢,下午注销骂得狠」,撇开对于这个 AI 换脸 App 开发者的愤怒,我更多的是对于这些下载用户的无奈,临了才发现自己中招了,如果在开始之前,稍微花点时间去想一想,那只着急去点击「同意」的手应该会停下来吧。

可有人要说了,这些公司都有专业的法务团队,写出来的隐私条款必定是滴水不漏啊。站在从业者的角度,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法务团队的工作就是要按照。作为消费者的我们,防不胜防啊。

说了这么多,来正式引出今天的主题「我们都要懂一点儿」

作为消费者,最舒服的方式当然是什么都不用管,产品负责搞定一切,用户只要“用”就好了,而且这个“用”越简单越好,不需要也没必要知道背后的逻辑。说到这里,我又要说到 Apple 了,iPhone 的硬件参数说实话没办法跟很多安卓机型比(包括饱受诟病的电池续航),Apple 吸引我的是它的设计和生态,不需要宣传它又多安全,用事实说话。

iOS:我规定不行就是不行,再折腾也没用

Android:问用户去,用户同意我 OK 啦

来自 知乎李幸惠

我始终无法理解安卓上大部分 App 为什么一定要获取 IMEI 和手机硬件信息才能继续使用,频繁地弹出各种权限申请框,让人倍感焦虑。

那么,回到「我们都要懂一点儿」,首先,我们需要懂的是各种权限意味着什么以及这些权限是否是 App 运行所必要的。举个例子(并不针对某个APP):

图片来自知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针对这个权限申请,问自己两个问题:

  1. 录音 App 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2. 这些基本功能里,如果获取不到定位信息,有影响吗?

  3. 这个权限收集的信息,可能会被怎样滥用?

答案很显而易见,对不对?被工信部要求整改之后,大部分 App 已经收敛了许多,不给权限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我们可以放心地去拒绝这些权限而继续使用这个服务,记住一条「非必要不开放」。

App 权限是隐私泄漏的重灾区,管好了权限等于管好了一大半的隐私信息。那么还有一小半呢?这就要说到在权限允许范围内的数据采集了。还是说到前面那个 AI 换脸的 App,作为一个宣称自己是视频应用的 App,开放摄像头权限给它并不奇怪,但是如果注意到隐私条款中关于肖像权的霸王条款,那么即便开放了摄像头,人脸的数据也不应该被它采集去。这就属于权限允许范围内非法的数据获取。

前面说的两点都是关于 App 的,算是软件范畴,再来说说看硬件。最近碰到的一件事倒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一个非常注重隐私的朋友,在试用一款「对讲机」设备的时候,表示非常担心隐私泄漏,怎么回事呢?我满怀好奇地去问了下。

友:对讲机要怎么用?

我:按住“对讲键”说话,说完松开,松开后可以听到同一频道里其他人说话。

友:那,这个对讲机开机了,放在那里是不是就会把我们家的声音都收进去了?

(我卡住3秒)

我:嗯?不会啊。你按了对讲键,别人才能听到你说话的呀

友:Hmmmm

我:我用过,不会的,你放心好了。

说实话,那个卡住3秒一点都不夸张,当时我的大脑飞速地在转动,即便我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非常非常肯定的「不会」,但我居然发现,没办法去解释这个「不会」,我也不能去讲「发射-接收-信令处理」吧,那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难以描述。于是我只能简单粗暴地以我自己作为论据去解释🤦‍♀️。

也就是在那一瞬间,我才真正意识到,我所认为的常识可能并不是常识,想到那句业界大牛说过的话,越复杂的东西越要能够通俗易懂地给人讲明白。自叹不如,还远远达不到这样的境界呢。

所以,「我们都要懂一点儿」的另一层含义是,如果我们能够稍微了解一些背景知识,也许就不会因为自己的想象而变得忐忑不安,「不要把人想得太好,也不要把人想得太坏」,同样适用在这里,我们不能被隐私绑架,稍不留神就丢失了阵地;反之,也不能被隐私束缚,总有奸佞要害本尊,草木皆兵。

这也是我为什么在认识从事其他领域工作的新朋友时,两眼放光的原因之一,这样我就多了一个「什么都懂一点儿」的机会了。学画画、学摄影、学修片、学视频剪辑、学古建筑……虽然都有三分钟热度的嫌疑,但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拓宽「懂一点儿」领域的机会。

这大概也是所谓「眼界」吧,眼界开阔了,心里就定了,说得简单粗暴一点,就算有人要害我,那至少也能知道是怎么害的吧🤦‍♀️

旧文参考:

保护个人隐私难吗

请不要假借 AI 的名

乌龙促销短信

如何管理密码

我们真的希望「被了解」吗

科技,幸与不幸

杀熟

也说互联网隐私



撒欢吧
谈理想
聊人生
讲故事
相对论
花火田丁
微信号:huahuoding
花火田丁
不折腾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