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自于NextDay
在沉寂了将近三个月之后(这表示过去三个月里,没有一个星期是全部完成设定目标的),Watch终于小心翼翼地发了个提醒消息,提醒我本周的智能活动目标可以往上提了,虽然只建议加个20卡路里😂
在经历了瑜伽球、瑜伽垫、平板撑垫、弹力带、无器械健身之后,我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居家运动方式 —— 真正的赤手空拳
不用任何准备工作,下班回家换个衣服就可以开始,热身已在下班途中完成,无缝衔接。打开Watch的体能训练,开了Pad放着歌,20分钟持续快速打拳,分为三组,每组300拳( jap -> cross -> one-two ),每组休息间隙做呼吸训练,核心力量提升效果很明显(当然也有其他健身课程的功劳),平时走路也会习惯性地会收紧腹部。
原本坚持一周一次的游泳训练,因耳朵发炎而搁置,场地的位置,从距离上来说,在寸土寸金的魔都已经算最优了,快走大概15分钟脚程,来回路上30分钟,前后换衣服洗漱也至少30分钟,中间游个40分钟,于是每次游泳都要花将近2小时的时间,而其中一半的时间花在了各种准备和收尾工作上,要知道途中30分钟,在魔都已经算是「知足吧!」的黄金时间了。
准备时间过长或者准备工作过于复杂,坚持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很多事情一想到将有个漫长的准备工作,就泄了一半的士气。这时候脑中适时出现了刘雯的那支汽车广告(电影节广告还是挺有效果的),面对「我能不能成为男模」「我能不能像你一样」的问题,刘雯的答案是「放手,去做」。
之前写过一篇文《那些年说过的「下次」》,「我准备」较之「下次」,看上去像是有了明确的计划,并且即将付诸实践,比「下次」看着靠谱一点,其实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有点「缓兵之计」的意思,特别是看上去工程浩大的「准备」,比如:
我准备开始练习写作
我准备开始学个国画
我准备看某本技术书
我准备带爸妈去XX玩
我准备买个哑铃练无氧
是不是很眼熟,从「准备」到实际「去做」花了多久,也许有些直接就变成了遥遥无期的「下次」,这些的共同特点在于「周期比较长」,可能无法立竿见影,人的本性是追求舒适的,所以适时的小成就对于完成一个庞大的目标来说很重要,而这些一眼看上去无法在很短时间内有所得的事项,就会不幸地一直陷入「准备中」。而另外一些轻松愉快的「我准备」就比较容易了,比如「我准备点个小龙虾外卖」,「我准备看一会儿美剧」,立竿见影能给人带来愉悦感,完全没有准备的障碍。
对于工程浩大的「我准备」,想要尽快开始,立刻,马上,动起来,秘诀很简单,就是尽量减少准备工序繁复的工具,一定需要的情况下请放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走过去就能开始操作,比如,我的写作三件套(键盘、Pad和耳机)固定摆在书桌最顺手的位置,站着坐着都能写;比如,瑜伽垫就固定铺在某个位置,走进去就能开始练起来。
准备,开始,去做!
旧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