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自于NextDay
最近终于翻开了一本躺在豆瓣想读里很多年的书 —— 《Beyond Feelings》(中文译名: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绝对烧脑的一本书,照理说烧脑书多半也是催眠神器,这本是个例外,无时无刻脑中都有两个小人在打架,正方反方辩论,越辩越精神。
今天分享其中一个关于「我的更好」的讨论。
我的更好,孩提时代最为直接,那个时候流行玩贴纸,小伙伴们纷纷亮出自己收藏的各种贴纸,吵吵着「我的更好看」。这种思想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从学校到职场,无论我们表现出来有多谦虚好学,心底总是会有一个声音「我的才是对的」「我的方法更好」
喜欢我们自己拥有的东西胜过其他人拥有的,这是相当自然的倾向。
有点「保护主义」的意思吧,自己拥有的东西天然就与自己有着某种亲密的联系,从情感上来说我们不愿意听到其他声音去质疑 Ta,即便稍有挑战,我们就会觉得不舒服,「为什么要跟我作对」「为什么就不能同意我的观点」,但其实很少会真正去想这些个「为什么」,只是找一种方式宣泄自己的这种情绪。
而把这种「我的更好」贯彻到底的,便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自我中心的人易于进行“自说自话”这个术语,是爱德蒙·艾迪奥和罗伯特·伯格在他们的同名书中所创造的。他们把自说自话解释为“通过只谈论我们想谈的事情,一点也不关心他人想谈的事情来提升我们自我的艺术”。
极度自我的人,在与他人谈话时,永远都是顺着自己的思路,同样希望对方也是同样的思路,不能容忍半点异见。这样的情况下,他们都不需要去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否真的正确,因为坚信「我的更好」,这种近乎偏执的自信和乐观有时候真让人哭笑不得。
相信自己,并不是坏事,但万事都有度,一旦过了头,就有点矫枉过正的意思了。过分执着于自己的思想,可能会妨碍我们发现自己逻辑背后的漏洞或者思想中的缺失,同样也会妨碍我们对于他人见地的理解和借鉴。
「一言堂」也许独裁,但前提是能否一直保证这一言永远都是正确的,所谓「兼听则明」也是类似的道理,如果我们的世界里永远只有 A 选项,除了 A 我们别无他选,但其实正确答案是 B,可是如果 B 都没办法出现在我们眼前,又怎么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而另一方面,如果对手抓住了你的「我的更好」这个特点,明知道这事实上并不是更好的选择,却刻意去迎合我们的先入之见,「你看,Ta 也赞同我的观点,就说我的更好不是吗」这样的心理活动一旦形成,对方就很容易来操纵我们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这样一来,所造成的伤害可以说是「惨不忍睹」,被一个认为志同道合的人背后捅了一刀,还有苦说不出。
「我的更好」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属于本能的反应,当我们被比较、被挑战、被质疑的时候,这种反应会更加强烈,进入了一个自我防御的备战状态,而此时如果不加以控制,任由这种思维扩散,愈演愈烈,最终可能就会扭曲我们的感知、腐蚀我们的判断。
我们在自己不在乎的主题上是准确而科学的。一旦我们开始相信我们自己的事情时,就很容易开始夸大它。
现实中有无数的例子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事情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或者并不是我们太在意的话题,反而我们会站在一个公平公正的角度冷静地去看待这个问题,而一旦这个问题牵涉到我们自己,「我的更好」就会跳出来,让原本辩证的思维终结于一个不容辩驳的结论。
那么,我们该如何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以导致自己离真相越来越远呢?
刻意练习
当「我的更好」下意识地跳出来,毫无根据,毫无证据,就要尝试暂停一下,停下来想一想「为什么我会这么想?」,以及「不妨先听听看对方怎么说」,从理论上来说,当我们掌握的信息越多、越全面,越能做出相对正确的判断,但同样也并非易事,首先,信息的准确性有时候并不受我们控制,甚至我们无法判断真伪;其次,对于观点的判断同样依赖于我们的知识背景和以往的经验。基于这两点,我们在听完别人的论述之后,也未必能判断出究竟谁的观点更好?这是另外一个问题,需要我们长期地去补足自己的知识面,并搜集足够多的信息去支撑这些知识点。
但,至少,在停下来去刹住「我的更好」的那一刻,我们的辩证思维又回来了,我们有机会去探寻真相究竟如何,也许最终的结论确实是「我的更好」,那是皆大欢喜,如果不是,我们会发现自己的逻辑中存在哪些可以提升的点,如此反复多次的练习之后,不仅遇到不同观点时我们能保持一种冷静开放的状态,同时也能提高我们的决策力,因为所有的决定都有理有据。
当然,另一个极端也不可取,即,永远都在怀疑自己。无论哪种,都属于「影响分析」的行为,都属于「沉溺于某种自我中而忽略了事情本身」的行为,我们都应该保持警惕。
旧文参考: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