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中泪点

花火田丁 花火田丁 2018-10-21 15:59:28 +0000

题图来自于NextDay


年轻的时候笑点低,看到或听到带「喜感」的画面、声音,就能戳中笑点,咯咯咯笑个不停。讲个笑话,自己要先笑一会儿才能开始。

那个时候,泪点却很高(奇怪),看个泰坦尼克号,旁边姑娘梨花带雨,我却不为所动。看个战争片,旁边小姐姐快要睡着,我哭得稀里哗啦。

现在呢,笑点依然很低,只是泪点也跟着低了。看药神的时候,哭得可惨了。有的时候看个网络小说,也能跟着泪目。

这当中,是什么发生了变化?

有人说,年纪越大,心越软。

也有人说,年纪越大,心越冷。

顾忌多了,思量多了,牵绊多了,大概就会心软。看到的听到的,很容易往自己身上带,一时间自己入了戏,感同身受,被同样的情感包裹,泪点笑点都跟着当事人走了。顾忌多了,思量多了,也会心冷。经历过悲欢离合,眼前的爱恨情仇似乎都成了家常便饭,冷眼旁观这其中的笑点泪点,却泛不起一点涟漪。

我们看剧集、看小说,其实,是不是理解为我们在「看」自己的经历。相同的经历,产生共鸣;未曾有过的经历,充满好奇/期盼/庆幸。所以,无论泪点、笑点,只要是能戳中你的那个「点」,多多少少有我们的影子,也许是曾经的你,也许是你所期盼的那个自己。

就像我在 不一样的世界 里提到的,每个人的世界都是活的,折射出你的想法。从你的世界、我的世界看到的,即便是同一部电影,也是不同的剧情。导演和演员们埋了很多试图让你笑让你哭的点,有的人能感同身受,契合那些点,有的人,熟视无睹,理解不了。

就像幻乐之城那出《500里》,演完后导演泣不成声,台上台下有人泪目,有人淡定。泪目的人们一定是回忆起了什么或者期盼着什么,淡定的也许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也许是看淡了就云淡风轻。

人的情绪真是很难以捉摸的特质。人工智能可以学习人的行为,或者更高级一点,模仿人的思维方式,但情绪就很难了,同一个词在机器眼中就是那个词,而在不同人的眼中,却可能带来不同的情绪。如何理解和处理人的情绪,也许这才是人工智能应该重点研究的方向?

回到开头提出的问题,什么发生了变化?「经历」

周末不讲道理,胡思乱想。

旧文参考:

不一样的世界


撒欢吧
谈理想
聊人生
讲故事
相对论
花火田丁
微信号:huahuoding
花火田丁
不折腾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