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清

花火田丁 花火田丁 2018-08-08 15:57:49 +0000

题图来自于NextDay


某志愿者群里一个忙于分配任务的工作人员,交代完待认领的任务之后,有群友提出了一些疑问,都是很正常的问题,目的是为了让目标更清晰、让分工更明确,而工作人员一连抛出几个词让人觉得太Tough了,明显感觉到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烈,至少从字面上来看。


比如:「为什么会」「怎么会」「我不认为」「当然不是」「不代表」「不要」「强行」「毕竟」「不会无故不完成」「很基础的XX而已」


看了这些词是什么感觉,我的第一感觉是「对抗」,有种「权威不容侵犯」的感觉,容不得有半点质疑。每句话里至少有3个以上的「不」,还好是文字,如果是面对面的交谈,想象一下「不」字接二连三地砸过来,还能愉快地合作吗?很难。


如果单独去看其中的某个词,又会觉得再平常不过了。大概是因为这些词如此高频地堆叠到一起,中间没有任何缓和的机会,所以才会让人觉得咄咄逼人。


多年前参加了公司一场关于说话艺术类似主题的培训,大致意思是说,要尽量少用「不」,而是改成其他较为温和的词,比如「不行」可以说「试试看其他方式」,「不可能」换成「很难去做到」,宗旨是尽量减少否定性的词频繁出现,原理是大家看到否定性的词汇都会眉头一紧,心情沉重。培训结束后,有同事跑过来跟我说「嗯,我觉得你平时经常说‘不’诶,给人压力很大」,当时第一反应「诶?没有吧,不会吧?」,同事立刻就笑了「你看,‘不会吧’」


今天看到这个工作人员,让我想起了多年前和同事的这段对话,我们并不会注意到自己的说话方式是否带有某种强烈的风格,因为已经习以为常,而在旁观者看来,却是完全不同的感受,有时候甚至有种「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的感觉,也许说的人并没有「对抗」的意思,只是急于表明自己的观点。很多误会就是这样产生了。


那么,另一个问题来了,尽量少用「不」的原则,会不会让我们陷入「词不达意」,否定的词汇会给人绝望,想要反抗的意愿,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直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行或者不行,给个痛快话。这其中如何权衡,又是一个世纪难题。


时隔多年,我也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还保留着当初坚持说「不」的习惯,如果让我选,可能我还是更愿意「快刀斩乱麻」,把话说清楚,当然方式多种多样,不一定非要面红耳赤,而是用最简单的话把自己的意愿表达清楚,有些事,无论如何缓和,都无法避免「不」


旧文参考

轻声细语好好说


撒欢吧
谈理想
聊人生
讲故事
相对论
花火田丁
微信号:huahuoding
花火田丁
不折腾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