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自于NextDay
「我最近好丧啊」
「嗯?看不出来诶」
跟一位朋友聊天,说完突然被自己说出的这句话给惊到,因为最近没有见过这位朋友,那又何谈「看不出来」呢?
想了想,大概是最近不常看到 Ta 的朋友圈了,但想来,原本发得也不多。那私聊呢,我又去翻了翻,最近的聊天,多半是抛出一个趣事/问题,双方就着这个问题发散地聊着,运气好的话,也许能引出「一点心事」,但大多数时候,都是随着话题结束就结束了,或者又开始一个新的话题,但鲜有「谈心」。
我突然有点疑惑,微信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但似乎,也立起了一道屏障,看着近了,实际正在远离。就我自己而言,能微信不电话,能文字不语音,能语音不视频,所有联系方式中,互动越低的使用频率越高。
但我不会把自己定义成一个社恐,面对面的社交也不会让我觉得尴尬,而尽可能地选择「低互动」的方式,大概只是单纯为了方便而已。
文字不需要任何准备工作,即便有,也可以在之前就准备好,语音,要调整好自己的语气、声音状态,视频更是对形象要求极高。
而文字的劣势在于,无法表达「动态的状态」,当然加上 Emoji 表情会好很多,但大多数时候,仅仅是文字,很难感知出对方的情绪和状态,即便能感知,也只是那个瞬间,要想知道「某个阶段的状态」很难,除非对方一直在有意识地输出,并且是带着真实情感地输出,那也许还能从中发现一点端倪。
但,「持续的带有情绪的输出」,自己觉得矫情,对方也会不知所措,毕竟,通过文字来疏导情绪,太难了,宣泄的那一方,虽然不停地在打字,但很多时候,脑子是单向输出的,对方发来的「文字版的建议或者宽慰」基本看不进去,远不如现实中一句棒喝、一个拥抱来得实际。
这样一种「方便」,反而是让人的距离变得更远了,尤其是熟人?因为对于陌生人,我们原本的预期就不会「太靠近」。而对于熟人、好友,我们的预期就是「交心」,可以聊一些内心的想法。
可是,「活在微信里的我们」,最近一次主动地走心地聊天,主动地了解朋友的近况,是什么时候呢?
事实上,“朋友”的定义已经有点模糊了,尤其是「朋友圈」的“朋友”,更偏向于「认识的人」或者「知道的人」,有些甚至都没见过面(如今应该不在少数了)。加过微信,又愿意让对方看到部分/全部朋友圈内容的人,即朋友圈的“朋友”。老的,新的,见过的,没见过的,都在此列。
越来越多的人只是从朋友圈去看朋友的状态了,而如今的朋友圈也并非字面上的意义,我们看到的都是对方想让你看到的,也越来越多的人不怎么发了,朋友圈似乎变成了一个「记录+广而告之」的杂合体。
也许朋友圈原本就是如此,不管现实究竟如何,大多数人还是希望能让别人看到「过得好」的一面,一方面算是对自己的一种鼓舞打气,另一方面,有谁真正愿意看到满屏幕的哀哀戚戚呢,况且,真实的情绪通过一张配图一段文字又何以解忧?
另一方面,「价值」这个词似乎也成了朋友圈的衡量标准,朋友圈分享的内容,对我们是否「有用」,也成了衡量「是否要继续关注 Ta 的朋友圈」的标准之一。「有用」这个词随处可见,开始做一件事,看一本书,学一门技艺,去社交,见朋友,找工作,似乎总是会有一种声音「有用吗」,照理说,这应该是一种「积极向上追求价值」的状态,可事事都是过犹不及,一味追求「有用」,凡事一定要列出意义,反而会陷入困境。
有这样一些“朋友”,在 Ta 的朋友圈总是能看到金句,或分享有趣的事情、美好的事物,亦或是能够产生共鸣的经历,这样的朋友圈,我们自然而然地会被吸引过去,甚至有点期待 Ta 的下一次分享。
想起了一位朋友很早之前说过的一句话,当时是在讨论亲密关系,Ta 说(大意):「有谁能真正有勇气去接受完全真实的对方呢,同时,也很少有人有勇气把真实的自己暴露给对方,真有勇气,也没必要。」
或许,我们对朋友圈的期待或者是预设,原本就是偏离了最初的设计,「圈子」最朴素的定义是「一群有相同兴趣的人聚集到一起」,喜欢游戏的,喜欢二次元的,喜欢摄影的,喜欢电子产品的,大家围绕这个主题,发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感兴趣的可以围观或者追评。
所以,在「圈子」里喜闻乐见的并不是「你的生活」,而是「其他人“感兴趣的”你的生活」,但刻意去追求这种「引起共鸣」又显得过于“投其所好”,所以自然的一点方式应该是把「我自己认可同时又可能会对其他人有所帮助或者启迪」的见闻分享出来,当然这个里面的「对其他人有所帮助」也是主观上的预判,实际效果如何见仁见智。
这类圈子,会让看到的人觉得「有用」,也许并不会真的有什么实际的作用,毕竟看过的人不一定会立刻行动起来,但主要是能连接写的人和看的人之间的共鸣。
另一种,不追求「有用」,就是「我的生活日记」,想让不在身边的朋友看到自己的生活状态———多半是美丽的生活,偶尔有点无伤大雅的小插曲。想知道 Ta 近况的朋友,看到了会心一笑「嗯,过得不错的样子」;未来的某一天,自己也能传记似的看看当天发生了什么事。
还有一种,介于「广而告之」和「私聊」之间,有些感受或者见闻,想让特定的其他人看到,或者说想看看大家的反应如何,直接「私聊」又显得过于正式或者突兀,于是就在朋友圈散一散,见者有份,回复随意。
但也有在这几种之间游荡的人,而且不在少数,一开始没想太多,发发「我的生活日记」,可后来,同事啊领导啊等等只想保持工作关系的人加了进来,于是,就想着把口子收紧吧,分组可见只能管住当下,之前的呢 —— 「三天可见」,这是我猜想的「三天可见」背后的心理活动,切勿对号入座(参见 无奈的朋友圈)。这大概也是微信新增「仅聊天好友」功能的原因之一吧。
但,万变不离其宗,所有你看到的朋友圈都是「对方想让你看到的」,得出这个结论并不难,想想我们自己即可。分组可见、斟酌字句,都是为了让这条朋友圈以我们希望的形式呈现给圈里的人。
以前对「分享」的理解是「分享给其他人」,说来也怪,自从开始写公众号,反而有了一种「分享给自己」的感觉,一本正经地自说自话🤦🏻♀️。有时候也会想,写的这些文字,对于看到的人有帮助吗?可一旦开始考虑到这一点,就会犹豫,也会卡住,毕竟众口难调。
但,仔细想想这毕竟不是我自己的小本本,看的人花了自己的时间,不求醍醐灌顶,但如果可以给 Ta 一种「哦,是这样啊,我也碰到过」,然后有一个停下来思考一下的「短暂停顿时间」,就知足了。所以,总结下来,还是「先对自己有用」,试着梳理和审视自己的思路,慢慢再归纳出成体系的理论。
春暖花开了,烟花三月都过去了,该出门见见朋友了,谈谈心,聊聊天。
旧文参考: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