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自于NextDay
某一日负责教育产品的同事突然满是感慨地说了一句「我一直以为教育(的方式)是有对错(是否正确)之分的,最近才发现,并没有,只是做出的一种选择而已」
之前在某篇书摘里也提到这样一句话「只有持续正确的行动才能有积累效果,才可能引发真正有意义的变化」,以及二爷说过的一句话「让正确的事情持续发生」。
这其中都提到了「正确」,持续地去做正确的事,才有意义。
那么,何为「正确」?
正确的事,当然不包括任何有违法规、有违伦理道德的事,这是一个正直的人的基本条件,是基本常识,界限清晰,大多数不会感到困惑。而让我们无法决定「是否正确」的,更多是关于个人成长、事业发展方面。
在判断事情是否正确的当下,其实就是做出一个选择,做这件事是正确的,还是不做是正确的?比如,是不是要去大公司,是不是要学这门技能,是不是要坚持某种工作方式,是不是要坚持写作……
类似这些选择,让我们感到无法确定其是否正确的原因在于,我们无法从短期内看到成效(立竿见影),于是就不能确定这些事情究竟是否会给我们带来好处,继而无法做出决策,不知道这么做究竟对不对,或者是不是还有更好的选择。
「眼光要放长远」这句话并不陌生,可是真正要做到,也非易事。人本能上更倾向于看到具像化的东西,所以通过命令行就可以运行的系统也需要可视化界面,更直观,更容易理解。做选择的时候更是如此,如果我们想象不出实际做出这个选择后的画面或者可视化的好处,就会陷入无法做出决定的困境,甚至直接放弃这个选择。
尽管很难,但我们还是要尝试去习惯这种方式,改变自己只从眼前的得失去做出判断的思维模式。就像池老师说的「做选择其实可以从本源上考虑,比如你想自己十年后做成什么事,成为什么人,然后用这个本源去判断当下的事能不能做,值不值得做,等等」
如果你从未这样考虑过,一定会觉得这句话很空泛,十年,多么遥远,会有多少人考虑过十年后的自己该是个什么样子。但是,如果有机会让你和十年前的自己对话,大概会有说不完的话吧。
这样一想,十年,似乎也就是白驹过隙,很多场景如今都还历历在目。如果把十年放到孩子身上,就更快了,8岁的孩子,18岁就到了参考高考的年纪,你希望你的孩子在那个节点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考入名校?出国留学?等等,这样一想,在此之前,做出的任何选择原则上都应该为了这个目标而服务。
何为「正确的选择」?
能够助你实现目标的选择
而每个人的目标/追求都不一样,所以做出的选择也不一样。还是拿孩子的教育来举例,比如奔着出国留学为目标的小孩,可能很早就开始学习英语,以及一些可以为「出国留学」这个目标加分的特长。 比如我目前学习击剑的俱乐部,很多家长送小孩来学习击剑,撇开运动本身的好处不说,有些其实是为了增加出国的筹码,目前很多国外的学校有招「击剑特长生」,这些都是有助于实现「出国」这个目标的选择,对他们而言就是「正确的」,那么对于其他没有出国需求的家庭来说,是不是也是正确的选择呢?未必了。
替别人做出决定似乎总是要比自己要容易,「关心则乱」。那么对于我们自己,究竟应该如何确定当下的事能不能做,值不值得做呢?
还是回到「眼光长远」以及「本源」这两个关键词上来,在此之前首先真的需要花时间想一想自己十年后或者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达到什么样的状态,生活上、工作上、个人成长上,可以很具体,也可以只是个方向,因为这个问题,你会需要一直不停地思考去修正去细化。比如,五年/十年后我想有一份「躺着收钱」的收入,那么以此倒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你可以做哪些事?那么再来问自己,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坚持写作」是不是一件值得去做的正确的事,当然是。
也许有人会说,万一现在定的十年后的那个目标就是「不正确」的呢?以此做出来的选择岂不是也跟着不正确了呢,怕不怕?其实这个问题本质上是不存在的,只要目标不是有违法制、有违道德,原则上目标是不存在「正确与否」这个说法的,最多只是「能否达到」,再加上人定目标的时候,多半都是偏向于谨慎安全,所以都会先定一个「小目标」,但奇妙的是,有些当初看上去遥不可及甚至荒诞的目标,慢慢的也会看到希望。比如马斯克的火星计划,当初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如今看起来,离实现似乎也没有多远了。
所以,「让正确的事情持续发生」中更重要的其实是「持续发生」。能够一直围绕目标坚定不移地做出选择,并在选择之后,持续地进行下去。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