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在右,古典在左

花火田丁 2016-02-02 13:32:23 +0000

最近在看《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故事是这样的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父子两人和约翰夫妇骑摩托车从明尼苏达到加州,跨越美国大陆,旅行的过程与一个青年斐德洛研修科学技术与西方经典,寻求自我的解脱,以及探寻生命的意义的过程相互穿插。


一堆不认识的机械零件,一些刻板枯燥的推断逻辑,让这本书看得异常缓慢,断断续续,两个月看了一半不到。


其中有一段讲到了古典和浪漫的认知,挺有意思。

古典的认知认为这个世界是由一些基本形式组成的,而浪漫的认知则是从它的表象来观察。


作者举了个例子


拿一部发动机或者机械图,或是电子仪表给这两种人看


浪漫认知的人

他一定不感兴趣,因为他所看到的只是表象,枯燥无味,只是列出一大堆复杂的专有名词、线条和数字,没有让他觉得有趣的事。


古典认知的人

他会仔细地观察,然后就会着迷,因为他看到在这些线条和符号之后是丰富的基本形式。


差异很明显

浪漫的模式主要是丰富的灵感、想象力、创造力和直觉。最主要的是情感而非事实。和科学相对的艺术往往就是很浪漫的,它的存在不依赖于理性或者法则,而是依赖于感情、直觉和美学。

而古典定思想依赖于理性和法则——它们是思想和行为的基本形式。


所以,虽然骑摩托车旅行是件浪漫的事,但是要维修、保养摩托车却全然是古典的行为。修理车子的时候,必然会弄脏手,而且全身都是油污,这些基本形式往往和浪漫的精神相冲突。


普遍意义上认为,古典认知更偏向于男性思维,理性、严谨;而浪漫认知则女性居多,感性、直觉。在早期的北欧文化中,确实如此。放到现今社会,性别对于认知的差异慢慢缩小了。


最后,作者指出

人在思考和感觉的时候往往会偏向于某一种形式,而且会误解和看轻另一种形式。

目前还没有人可以真正融合这两者,因为这两者之间根本就找不到交会点。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自信地认为这种观点站不住脚,难道不是两种认知都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而只不过强弱有别,比例有别?

试想一下:


虽然烘焙一碟爱心饼干是件浪漫的事,但是,收拾那些锅碗瓢盆是不是就不浪漫了


虽然开车去山顶看星星是件浪漫的事,但是,保养的时候,是不是就不浪漫了


虽然萌萌的BB8贴心地追随主人左右是件浪漫的事,但是,修理的时候,是不是就不浪漫了


虽然怀抱吉他深情弹唱一曲是件浪漫的事,但是,练的过程,弦嵌到肉里的时候,是不是就不浪漫了


虽然“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的云彩来娶我”是件浪漫的事,但是,只猜中了前头,是不是就不浪漫了


虽然“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是件浪漫的事,但是,耄耋之年,各种腿脚不利索,是不是就不浪漫了


心里那个得瑟的小人:“看,是不是一件事情会既有浪漫又有古典?”

冷静的小人:“是!”

心里那个得瑟的小人:“我是不是说得没错,古典和浪漫可以兼得?”

冷静的小人:“大错特错!”


这才幡然醒悟,事情有两面,正是因为我偏向于其中一种形式的思维模式造成的,在这种模式下,「烘焙一碟爱心饼干」被认为是浪漫的,然后后续的收尾则是不那么浪漫的,那么对于古典认知来说,烘焙一碟爱心饼干」本身可能就不是浪漫的,因为后续必将会带来一些琐碎的收尾工作。


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烘焙的时候怡然自得,收尾的时候也乐在其中,这就是浪漫与古典兼得的完美境界了么?其实就是,原原本本地从头到尾地淡然接受一件事情,人生海海,有涨有跌,时不时地换个角度,或许就都浪漫了呢。感觉哲学被玩坏了......


口口声声都是浪漫,其实古典挺好的,起码能修摩托车呢!你呢,左还是右?


引用一下和菜头公众号的签名:「请相信我,我说得每一句话都是错的。」(据说最近很红的张小龙也说过)



撒欢吧
谈理想
聊人生
讲故事
相对论
花火田丁
微信号:huahuoding
花火田丁
不折腾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