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一发而动全身

花火田丁 2018-04-02 15:11:08 +0000

题图来自于NextDay @, by


代码重构进入了最后的收尾阶段,界面上再放一个「上线」按钮就好了,是不是很简单?我也这么认为。


事实上,写了整整一下午。当中细节就不赘述了。


整个过程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看似简单的一个功能点,让用户的状态由「离线」变为「在线」。

从界面上来看,只不过是「一个字」的变化。


而这背后,牵扯到队列管理、状态管理、工作分配等等一系列复杂的机制,而这些功能点又与其他一些有交叉,环环相扣。其中一点点的变化就会带来巨大的改动。


所以,当用户/产品经理跟程序员说,「这里加个按钮,很简单啊,怎么要那么久」,殊不知,这按钮就像是一片汪洋大海中崭露头角的冰山,而水面以下才是可怕的体量。


最近那篇用宫保鸡丁解释需求的段子似乎又被翻出来了(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


形象之余,更多的是心酸。项目中的需求管理是永远的痛,时间紧任务重是需求最大的敌人,好的项目管理,一定也有很好的时间管理,而倘若需求管理做不好,再多的时间都是无底洞。从项目转型做产品,也许是作为乙方更好的选择,当然,过程中难免有流血牺牲。


做产品,至少节奏可以由自己掌控。有个很有趣的地方,越接近尾声,有时候反而会觉得「越做越多」。在前期设计的时候,优先考虑的是核心功能,很多细节大致符合设想就OK,当离成品越来越近,有种离真相越来越近的感觉,原本有点模糊的影像,逐渐清晰起来,于是就有可能想到比之前更好的实现方法。


当然,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软件架构上来说,并不是好现象,意味着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太紧密(高耦合),导致灵活性不是很好。但好处是,主线会比较清晰。


需求说到底,也是一种欲望的体现,很多时候,我们都想要更多,但没有好好想过是否真正需要,是否当下就需要,或者说是否真的缺一不可,而真正关键的需求是否正在被我们无视。


今天阿里又上热榜,看着神仙打架,有感而发,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撒欢吧
谈理想
聊人生
讲故事
相对论
花火田丁
微信号:huahuoding
花火田丁
不折腾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