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自于NextDay
想买张小桌子,在网上找,前后耗费了将近1小时的时间。
这个过程中,我其实只做了两件事,第一,输入关键词,在出现的结果中看是否有接近的产品,第二,从接近的产产品的标题中找出可以再次搜索的关键词,重复这两个步骤。
从逻辑上来说,这样一次次搜索之后应该是无限接近我理想中的桌子。但现实很残酷,最终还是没能找到符合心意的。我想可能是搜索结果经过某种干预,或者关键词仍旧不够精确。
「关键词」之于「搜索结果」就好比是「提问」之于「解决方法」,关键词没有选好,可能永远都会徘徊在想要的结果之外,提问没有问到关键点,可能永远都得不到正确的答案(关于关键词可以看以前写的一篇文章 如何提问才最明智)
这个过程让我想到了另一个词「C2B」,即,消费者直接选商家,省去中间品牌、营销、渠道、推广环节,通俗来说,就是厂家直销,而互联网C2B模式的厂家主要是指那些无品牌或者无响亮品牌的优质产品厂家。有点像现在一些电商平台上那些给大牌代工的厂家,如果材料、工艺没有太大的差别的话,单纯从品质方面应该不输于大品牌。
互联网无处不在,但是流量却过于分散,拼多多很聪明,一开始利用社交去做砍价和团购,把分散的流量集中起来,只可惜对于B端的品控没有做好,于是给人留下了低端、廉价、山寨的印象。
按照「优质」厂家的标准,拼多多还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C2B。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C2B,而我理想中的C2B购物模式是什么样的呢?
就拿今天想买的桌子来说,其实在我脑中已经有了这个桌子基本的样子,包括尺寸大小、是否折叠、材质、承重等等,在搜索的过程中,看到更多的产品,也让我脑中的这张桌子越来越清晰,只可惜搜索到的结果,总是有一方面不如意,要么是尺寸差一点点,要么是材质,要么是折叠方式,所以,最终最适合的方式可能只能是找厂家「订做」。
找人订做家具,也很常见,但一般都是大件,比如床、柜子等等,一个小桌子大概都不会接,投入产出不划算,所以价格也会很高。但其实如果起量的话,说不定就不一样了。对于工厂来说,有个「开模费」的说法,就是当量很少的时候,开起机器生产,需要支付额外的一笔费用,至少在硬件产品行业是这样的,家具应该也类似,纯手工打造则另说了。
我理想中的C2B,由客户提出详细的构思和创意,经过专业人士进行结构和外观的调整,然后通过某种方式找到更多想要这款产品的人,一起向工厂发出订单。听上去有点像「众筹」,不过区别是,这种形式下,众筹发起人就是最后的受益人。很多时候,找不到合意的产品,真想自己去找个厂家直接生产呢,现在也有人在做这些事,比如一些设计师和袜子工厂合作,生产出好穿又好看的袜子,除了品牌不够知名,品质广受好评。
这样的模式能否成功有两个关键点,一是产品的确可实现,所以必须经过专业人士的设计,二是是否能够起量,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小众产品是否能够带来流量。但如果生产的成本能够降到足够低,第二个问题就不是那么重要了,比如可以直接用3D打印的物件。
未来也许真正意义上的B(商家)会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个体经济,B(商家)存在的意义在于它拥有一些资源、技术门槛,以及,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去运营。现在这种由商家生产标准产品提供给顾客采购的形式,不知道未来是否还会一直存在,个性化越来越盛行,现在我们可以找到工坊手工打造一只皮具、一条项链、一只花瓶,未来是不是家里的物件可以自己做出来或者按照自己的心意做出来呢。
我想象中未来的C2B,概括起来就是:人人都有自己或者小群体的「工厂」,也许都是无人工厂,接到订单就生产,而人类都释放出来去做设计或者设计把关。也许太过理想化,但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就像今天的配歌里唱的:
如果有一天我能够拥有一个大果园
如果有一天我能够拥有一条渔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