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其一生的「未知」

花火田丁 花火田丁 2019-03-04 15:58:06 +0000

题图来自于NextDay

最近因为一些小事心烦意乱,着实不痛快。

冷静下来,开始反思这背后的原因,是不是由于事情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无从下手才导致心烦意乱。这种感觉似曾相识,以前也时有发生,其实无关事情本身,事大事小,复杂与否,最本质的原因在于「不可知」或者「出乎意料」

本能上,我们都希望事情能顺着自己的意愿发展,或者说,我们希望自己的准备足够充足以应对即将到来之事。准备充足,再加上外部环境的作用,的确会让成功率大大增加,但世事难料也是真的,不可能桩桩件件都被我们预测到。

那么,当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时,才是真正面临考验的时候,在突发事件面前的那个我们才是真正的我们。

为什么说旅行是最能考验同伴关系的,有些情侣旅行之后就分开了,不仅仅是情侣,朋友也是如此,参见 结伴去旅行。「旅行」的特别之处在于,将无限的「不可知」浓缩到了一段极短的时间内,相比风平浪静的日常生活,旅行中可能会碰到各种我们之前未曾经历的可能性,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又有种种时间空间上的限制,面对这样的处境,也许平日里的优雅冷静都不见了踪影,最原始真实的性情不受控制地暴露了出来。也许,不再是认识的“谦谦君子”,也不是那个“知性淑女”,这突然间的转变,多半会让另一方黯然神伤,一时间难以接受。

对于「逆境」「未知之事」,不仅让我们原本的性格“原形毕露”,同时也是最考验我们能力的,也正是因为如此,近年来「逆商」一词受到人们的关注。

逆商AQ来自英文AdversityQuotient全称逆境商数,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茨提出的概念。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与其说是「困境」,我更愿意称之为「未知之境」,那个我们以往所有经验都用不上的境地,下意识地就会发慌,不知道要如何处理,另一方面,又会因为事情未能顺应我们的意愿发展而感到懊恼,又慌又恼,这两种极具破坏力的情绪占据了我们的所有思绪,让我们没有思考的空隙,而一旦停止了思考,事情就更加一发不可收拾,所以,我们会被逆境打垮,并不是因为那个逆境真正有多困难,多数都是因为在顺境中(或者可知之境)中生存的我们,对于「未知」的处理能力变得越来越弱,所以才会慌不择路。

这样一想,我们终其一生似乎都在与「不可知」作伴,相爱相杀。为什么我们要累积财富、锻炼身体、寻求自我成长,种种这些,都是将来我们面对「不可知」时有利的武器啊,也可以理解成我们无时无刻都在为「不可知」做着准备,一种我们无法知道什么时候才算准备充足的准备,但聊胜于无,好过危机发生时,没有任何可抵挡之物。

「保险」也充当了这样一种角色,在我们还身强力壮的时候,为将来的健康买单,为将来可能发生的意外买单。也是我们为了应对「不可知」所做的准备。

我们通过各种准备想要让自己在遇到「未知之事」时尽可能平滑地着陆,也就是说通过一切可能的准备,足够多,足够全去抹平这期间的落差,让自己不至于那么惊慌失措。而另一种方式,则是辩证地去看待「未知」,要知道我们生来之时,对于所有事物都是未知的,一路成长,一路摸索,这才是生命的意义啊。

所以,当我们面对「未知」时,承认Ta,然后带着儿时的好奇心去观察,去分析,去解锁,也许最终的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但是很多事情确实不受我们的控制,但在此之前,切莫乱了心智,「未知」并没有那么可怕,而只是在Ta出现的那一刻比较吓人,走进了一看,大概也不过如此。


撒欢吧
谈理想
聊人生
讲故事
相对论
花火田丁
微信号:huahuoding
花火田丁
不折腾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