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营 Vs 非自营

花火田丁 2017-12-07 15:32:03 +0000

题图摄于南京西路某粤菜馆



本来起了个题目「原汁原味」,写着写着就跑题了,干脆就直接另起一篇。


互联网刚兴起的早些年,大多数传统公司还没回过神来,没意识到渠道获客的重要性。


而一些互联网公司搭建的第三方平台嗅到了其中的红利,拉着C端牵着B端,当时B端一想,还能给我带来客户,何乐而不为呢,C端在第三方平台下单购物,也挺方便,好像还有很高的折扣,也挺好。像我们熟悉的去哪儿、携程。


近几年,这些B端逐渐苏醒过来,意识到了只有把C端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才是王道,为什么?通过第三方平台,大多数时候,C端并不在意后面的B端是谁,只要买到自己想要的就行,对B端并没有所谓的忠诚度。可是,一旦购物过程中出现点问题,C端除了找平台,也会找到背后的B端,投诉多了,原本可怜的忠诚度所剩无几。


于是这些年,很多B端狠下心来,逐渐收回渠道,开始悉心维护起自己的loyalty项目,各种优惠,各种VIP,各种积分,各种升级待遇,为的就是培养客户忠诚度,直接把C端抓在自己手中。(当然还有一些没醒过来的)


通常这种计划入门易,升一级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再升一级的难度就大大增加。


因为在这时候,很多人已经享受过VIP带来的便利,回到乞丐版从心理上来说,落差会非常大。


正当你还有那么一丝丝纠结要不要升级的时候,B端恰恰好暗戳戳地给你发个邮件发个信息,「我们现在有个加速升级的方法,您要不要来尝试一下?」,正中下怀是不是?简直是肚子里的蛔虫,从一开始拉你进门,以为就是那么简单的事吗,too young too naive。


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是坏事。B端绞尽脑汁地获客、留客,C端的可选择性就越丰富。而且这都是直营的B端,有问题直接找原厂啊,如果能配备上强有力的客服团队,服务质量和口碑会大大提高。


这里不是一刀切地说第三方平台不好,也有很多做的好,比如有些确实能拿到很好的航空公司很低折扣的机票,怎么来的暂且不论,但花更少的钱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对消费者来说,谁不乐意呢。


再说说几大电商平台,起家各有不同。


有的一上来完全没有自营,全是第三方,平台就好比是提供了一幢大楼,大大小小的商铺入驻。


有的一上来全是自营,自己进货自己卖自己送,品控可以做到很好,但是估计成本很高,亏本先把品牌打响了再说。


不管起家是什么样,现在似乎又都开始折腾自营了,而且还是线下的自营,为什么呢,线上的红利基本饱和了,再开发也不会有质的飞跃了,线下就不一样了,先前被互联网抛弃的线下目标用户才是掀起下一波浪潮的主力军。有手机有网络的地方就有线上用户,然而除此之外全是线下用户,两者都掌握了,岂不是无敌了。


电商用了那么多年,很少在非自营的渠道买东西,当然了,背后究竟是否自营,天知地知Ta知我不知,但从心理上说,总觉得自营的东西保障力度更强大一些。


很多时候,即便你在电商平台的非自营店买到了不好的东西,在对该非自营店失望的同时,也会给电商平台扣掉几分,毕竟平台没有起到很好的监管责任。


而口口相传时,很少有人会说我在XX电商的XX非自营店买了个东西,不好用,更多人群可能会说我在XX电商买的那个XX东西不好用。平台对于入驻品牌本身应该有基本的考核和准入门槛,如果鱼龙混杂,久而久之,平台本身的信誉就不复存在了。


就像商场一样,比如你在XX商场买到了XX牌子的假货,首先你会觉得XX牌子有问题,还是商场有问题?



看到这么一句话,原话不记得了,大致意思是「谁离消费者最近,谁就是赢家」。


确实如此,未来一定是尽可能地减少中间环节,直接提供端到端的服务,就像那家二手车商每天在楼下洗脑式的广告词说的那样「没有中间商……」。


有人说未来是属于个体的时代,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代言,一个人就是一家公司,人人享受的都是VIP的服务。而关键在于如何解决信任问题,现今平台存在的很大一部分意义在于,搭建了一套公立的第三方信任机制,平台帮你存着货帮你收着钱,买卖双方就放心大胆地完成交易。


生意,说到底无非是成本和收益,自营还是非自营,如果有钱有能力有资源,当然所有尽在掌握最安全也最有保障,非自营管理成本可能会高,但是相对于自营在基础设施商的投入较低,也不需要一开始就铺开很多资源,各取所需。


不过细想一下,或许「自营」本身就是一个骗局?


毕竟只是谁买过来的区别,如果从生产到销售全流程管控,那才是真正的「自营」,就是现在经常看到的「厂家直销」「工厂折扣店」😂


甭管是不是自营,人人都想要价廉物美,但据说这是违背经济学规律的,那么物有所值也不错。

撒欢吧
谈理想
聊人生
讲故事
相对论
花火田丁
微信号:huahuoding
花火田丁
不折腾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