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后感

花火田丁 2018-06-02 15:59:43 +0000

题图来自于NextDay



今天去看了一个叫做「虚·构」的展览,作品出自阿根廷的艺术家莱安德罗·埃利。展览中大量使用了镜子元素,并巧妙地和生活中的场景结合,让你觉得真假难辨,虚实难分。


其中最受欢迎的应该是上海钟楼,毕竟排队队伍最长。钟楼选取的是上海历史博物馆主体建筑中的「钟楼」,浓浓的老上海风情。据说在其他国家展出的,都是艺术家根据当地的代表性建筑做出的不同版本。


展览的宣传海报用的就是它。聪明的你也许已经想到了是如何实现的。


建筑师出身的莱安德罗·埃利利用镜面、投影、建筑结构来「虚构重现」出现实的「表象」,观展人在现场也许还可以分得清虚幻与现实,而隔着屏幕看照片的人,大概就要充分发挥想象力了。


这个展览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眼见不为实」


除了艺术家巧妙的设计,拍摄技巧也直接决定了最终的观赏效果。


上海钟楼那个最简单,摆好姿势咔嚓一下,基本不会出错。


而有几个像盗梦空间一样一层又一层的,比如《楼梯》和《试衣间》,就需要考验拍摄技巧了,放一张官方图感受下。

楼梯,2005,图片来源:莱安德罗·埃利希工作室


从哪个角度拍,镜头里的人该如何配合,都直接决定了最终的成片能否清楚地表达出艺术家设计的意图。


当然,镜头里只有你自己或者同行的小伙伴是最佳(在魔都的周末,几乎不可能实现),这样场面比较可控。如果有其他人,最好也是理解了作品逻辑的,否则,只要有任何一个「没理解虚构/错觉的逻辑,就随便站个位,摆个剪刀手的到此一游」的人闯进了镜头,就能一下子打破了能体现错觉的构图效果,露馅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没有放出实拍图的原因之一😂


如果说艺术家本身是第一道传播者,现场观展的人相当于是第二道传播者,通过拍摄的照片将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效果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


所以,这第二道传播是否能够理解艺术家设计的意图,以及通过有效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很关键了。可能第三个人看了照片觉得感兴趣或者很有趣,就会去搜集更多的信息或者也亲自去现场看一看。而如果第二道传播者表达有误或者没有引起第三个人足够的兴趣,那么也许就到此为止了。


这让我想起了「拷贝不走样」的游戏,游戏规则是:第一个人会看到一个成语,然后必须通过肢体动作(不能说话)表现出来,给第二个人猜,接着往下传,一直到队伍最后一个人,根据Ta看到的动作猜出这个成语。


这个其实挺难的,首先,每个人的表达能力是不一样的,将脑中所想通过动作表现出来,100个人可能会有100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其次,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同样一个动作,不同的人也会给出不同的理解。于是在游戏过程中,在一轮又一轮的「表达 -> 理解 -> 表达」之后,最后一个人看到的可能已经跟第一个人表现的有天壤之别了。


所以,最有效的传播一开始基本上会限定在具备某种特征的小部分人群中,这样至少可以提高「拷贝不走样」的概率,毕竟这部分的认知差不多,思维模式也相对比较接近。一小撮一小撮传播之后,当这种认知/逻辑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那么大范围传播就不成问题了。


产品的市场推广也是这个逻辑,种子用户的选择非常重要。认同你产品理念的用户才能成为最有粘性的用户。


「虚·构」展览介绍请戳原文直达,周末去的话,请做好排长队的准备。


旧文参考:

眼见不为实

得失心

撒欢吧
谈理想
聊人生
讲故事
相对论
花火田丁
微信号:huahuoding
花火田丁
不折腾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