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自于NextDay
关于外语学习,我曾不止一次推荐过「多邻国 duolingo」这个应用,学习小语种的利器,当然也包括英语。
说来也惭愧,作为几年的忠实用户,却一直没有真正去了解过这个产品背后的设计以及故事,直到最近开始关注教育类产品,「懂我」的新闻客户端们推送了一篇关于这个「神奇的语言学习」产品背后的故事,看看这段前言:
这是一款神奇的语言学习 APP :没有卖过付费广告,仅通过游戏化的设计和口碑传播,七年时间在全球做到3亿用户,2500万月活,并在去年估值超过7亿美金。多邻国的用户还包括很多大咖,例如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1
对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可以戳阅读原文处直达,篇幅很长,但其中关于产品细节设计、创业公司发展方向的点,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多邻国从初创直至今日,期间商业模式的转变,让我感触很深。
2011年创始人 Luis 宣布要做永远免费的外语学习产品。
因为承诺用户“免费”,他们必然需要想办法通过其他途径来挣钱,于是,最初他们想出了「众包翻译」的招,只需要将待翻译的原稿切成一些句子碎片,用户在学习的同时也就完成了翻译的工作,当人数足够多,同段文字翻译的次数足够多,再加上一定的质量审核把关,从理论上来说,翻译的整体质量可以做到精准,CNN 和 BuzzFeed 都是他们的客户。
这的确是个好生意,只要用户量大,投入产出比很高,而且足够支撑创始人「普惠教育」的初衷,但是这样一个“好生意”,从2015年初的一篇融资采访稿中透露出来的信息,他们一年多以前就没有再扩大这个”赚钱的业务“了,只留下了最早的一家合作伙伴。
他们认为如果全力去做翻译业务,会需要更多的人员去把控翻译质量,并雇佣更多销售。这样的商业模式有悖于做普惠教育的初衷,且极有可能伤害用户体验。2
之后,在寻求其他盈利渠道时,多邻国还和机构做了一段时间,提供一套教育系统给教育机构以及老师用,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to B」业务(面向企业、机构用户的业务,而非个人用户),但最终也不如预期效果。其实最早的「众包翻译」也算是「to B」业务,毕竟最终为那些翻译稿件买单是媒体机构。
「to B」业务大多都是「以销售为导向」,关于产品所做的一切设计都要以客户需求为上,当然作为服务提供方,可以从专业的角度提出建议,但最终是否采纳还是由 B 端(买单方)做出决定。而大多数企业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最终使用者和购买决策者往往不一致,比如 IT 部门负责采购业务系统,而业务部门的业务员才是这套系统的最终用户。那么如果这两方的意见不能达成一致,对服务提供方来说,堪比灾难。
另外一点,「以销售为导向」意味着有时候必须要在产品设计上做出妥协,成本、收入、工期等等,通常都是满打满算,很少会有弹性空间供你去精雕细琢,这也是为什么「to B」业务很多时候都会两败俱伤,产品团队一脸无奈,客户方一脸不满意。于是「外包」的名声也就这样落下了,但将心比心,确实不可避免,所以企业如果有条件还是优先考虑自研比较好。
如果一个原本用户体验至上的产品,以 to B 业务为导向,公司重心必然会向销售倾斜,所有的设计都会优先去考虑「B 端」是不是满意,能不能转化为销售收入,要考虑的因素太复杂,久而久之,产品团队就会失去了创新设计的灵魂。挣钱和体验并不冲突,理想状态当然是体验又好又能挣钱,但在「to B」业务上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绝对是个消磨心性的差事。
回到多邻国案例上来,2015年他们获得了谷歌的 D 轮领投,你也可以认为是他们拿到了钱,所以才有底气把挣钱的业务砍掉,但对一下时间线,拿到 D 轮前一年,这部分业务已经开始收缩了。至少在做出这个转变决策的那个时间点,他们的勇气可嘉。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后续的多邻国 APP 上,才看到了更多的“人精”似的细节设计,一个学习外语的 APP,“明明白白你的心”,比如文中提到的那个「周末盾牌」简直就是摸透了想要偷个小懒却又舍不得丢失打卡记录的人的心思。
作为一家公司,挣钱当然是很重要的事,不然如何养活员工,如何在行业内立足,但如果「挣钱」的方式有违产品初衷,或者让路变得更窄,而不是更宽的时候,就要仔细考虑下了。「以销售为导向」并不适合所有公司、所有行业。最单纯原始的原则是产品体验好了,销售自然会好,这样才能长久。
2. 摘自 增长黑盒「霸榜世界第一的在线教育 APP 多邻国,靠什么增长到3亿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