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自于NextDay
所有都是正确答案,但你要选一个。
这个穿白色帽衫戴圆边眼镜的计算机系男同学慢悠悠地说出这一句的时候,着实让我有点意外。
这一期的「城市72小时」纪录片,主题是北京夜公交,这位男同学,是计算机系的研究生,目前在实习,今天同学聚会,临时接到老板电话,搭上夜公交赶回学校去改 Bug,说到改 Bug 两眼放光,「一天没写代码了,手痒痒,写代码还是挺开心的,同学这边也玩了一天了,差不多了,该回去写代码了」,一直呵呵呵地笑着,特别憨厚。
所有都是正确答案,但你要选一个。
互联网公司的落户名额比较少,事业单位可能更利于落户,但挣得少。想在北京买房啊,想留在北京。
当所有答案都是正确的,那还有正确答案吗?
当所有答案都是错误的,那还有正确答案吗?
如果是考试,单选题,我们必须要从所有答案里选出那唯一一个正确的答案,如果你不知道哪个正确,可以用排除法,把所有错误的排除掉,剩下的自然就是正确的那个了。考题其实异常单纯,你只需要想明白一件事,命题老师想考你什么,找出正确答案便不是难事。
对这位男同学来说,毕业后去哪儿就业这个考题,互联网公司和事业单位,都是正确答案,一个更利于挣钱,一个更利于落户。没研究过北京的落户政策,我相信也会有多金又能解决户口问题的选项,但或许目前并不适用于这位男同学,所以他只能在「多金」和「落户」之间选择一项先做起来。既然最终都是要去实现的,那的确都是「正确答案」,只不过存在先后顺序。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另一期,主题是「收费自习室」,里面有一个曾经的男同学,毕业后听家里长辈的建议考上了当地的公务员,一颗想要闯荡江湖的赤子之心,让他放弃了公务员的资格,南下深圳做起了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2年后的今天,他从深圳回来,在当地这家收费自习室里,重拾公务员考试,一切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样子。
重考公务员,是不是表示,他当初去互联网公司的答案选错了呢?
镜头前的他透露着丝丝悔意,但,如果当初没有去深圳这一趟,这公务员做得甘心吗?
家里的长辈也许会说,看,白白走了这2年的弯路。但,我相信,2年前“被迫”的他,和2年后心甘情愿的他,心境完全不一样了,抱着对于互联网公司的憧憬离开,怀着认清了高薪但高压高节奏的现实回来,听上去有点怂,但对他来说,两次也都是正确答案。
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正确的选择,
我们只不过是要努力奋斗,
使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
——村上春树《1Q84》
村上的这句话,也很有意思,根本就没有正确的选择,并不是说这世上的选择都是错的,我更倾向于理解成「选择本身是不带正确/错误的属性的」,或者说是,选择本身是不带结果的,你做出了一个选择,就仅仅是在某个选项前打了个勾而已,选择的动作到此为止,没有人会给你打勾的这个行为判定对错。
在公众号刚起步的时候,很多人去注册,想成为自媒体,有人积攒了上万粉丝延续至今,有人文章没写几篇便哭喊着红利时代已过。「想成为自媒体」这是当初的选择,这个选择在当时不存在对错,只是有人没看懂,有人坚持,有人放弃。上次偶然的机会听了饭统戴老板的一次分享,才明白原来一篇长文背后有那么多的艰辛,难度不亚于一份专业的研究报告。选择了成为「写长文的自媒体」,此后的一切都是为了使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
说到选择,逃不开一句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尽管提醒自己所有的观点都要一分为二,但在这句话上,我却无法不偏不倚。「选择」和「努力」在我看来,都只是不带结果的两个动词,即,都只是,过程中的一个动作,只有当一系列的动作因为某种特定的目的组合在一起,这一系列的动作本身才有了意义。换句话说,你能确保每次选择后都能达到努力的极限,这样的「选择」之间才有比较的意义。
有很多人,甚至就在我们身边,念书、毕业、工作、恋爱、结婚、生子、升迁,选了所好学校,念了个好专业,找了个好老板,遇到了心仪的对象,一切看起来都像是「选择」的功劳,选择做对了,就太轻松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当中,不乏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人,每一步都精心设计,在别人眼里,就是「优秀」的代名词。但,在这些「选择」之前,Ta 为了让自己具备选择的资格,所付出的艰辛只有 Ta 自己清楚。
我们似乎更愿意把他人的成就归功于「选择」或者「机遇」,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是因为,我们觉得「选择」和「机遇」存在偶然性并且不可逆,于是我们可以安慰自己说「如果我当初也选了…… 如果我当初也有这样的机会……」,我们也能获得同等程度的成就。因为「努力」听上去就是很辛苦的事情,那么辛苦,却还是不见成效,就没有借口了啊。
我曾不止一次地提到,多数程序员或者说技术人员有个不好的习惯,遇到问题会绕过去,因为规避的方法真的有千万种,而且其中有很多方法都不需要找到原因。这种方式会报错,就换一种写法,至于为什么原来那种方式会报错,只要现在不报错,就没人关心了。这种太过灵活的技术手段,让 Ta 养成了不断「改变选择」的习惯,这种方式不行,就换,再不行,再换,长此以往,看上去是解决了很多问题,但其实欠下了很多债。我在早几年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在工作中有时候会强迫自己去死磕技术难题,刚开始看上去像是钻牛角尖、得不偿失,但一段时间下来,受益良多。
但也有人说,选择就像是方向,如果你的目的地在南边,你却一直往北边,这样的选择不就是错误的了吗?对,前提是你清楚地知道目的地在南边,也清楚地知道你现在在往北边,但,这样一想,是不是不太符合逻辑?明辨方向,却背道而驰?不太可能吧。因为事实通常是,要么我们不知道目的地的方向,就像是「没有方向的船,哪个方向都是逆风」,要么就是我们不知道此刻奔赴的方向,但地球是圆的,如果你能坚持一路向北,某一天也能抵达南边的那个目的地。
选择究竟重不重要,答案究竟正不正确,你有答案了吗?
关于「选择」这个话题,我大概写了不下十篇,不同的事件引起的有感而发,但就像是,人生不是非得有意义一样,「选择」也不一定就非得分出个对错,我始终相信,选择本身不带正确与否的属性,而是选择之后的努力和为之扛下的责任,组合在一起,才有评价的意义。就像文中那个放弃公务员去当产品经理的男同学,也许做出这样选择的人,不止他一个,也许还有人继续留在深圳,但对他来说,放弃->重拾的这个过程,是他认为自己付出了努力之后再次做出的对自己负责的选择,那么,不管其他人怎么说,对他自己就是有意义的。
旧文参考: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