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自于NextDay
昨天去听了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 陈勤建教授的一堂讲座,主题是「上海文化底色与非遗保护」,原本以为会很学术并枯燥,却意外的很有趣,也是,面向公众的讲座如果太过于学术,也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吧。
报告厅内几乎没有空位,中老年听众居多,据说主管上海非遗工作的领导也有到场,当然像我这样的年轻人也不少。
听完之后,就像往常参观完博物馆或者看完某些民俗书籍后一样,「感慨自己小没文化」以及「感慨古人智慧」。
PPT 以外,陈教授讲得一些“小八卦”更有趣。根据陈教授提供的线索稍稍查了一些背景知识,双引号部分为陈教授口述的原文(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态存在的与人相随。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活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的非遗的标准是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
挂艾叶菖蒲是中国民间节日习俗,在端午节以艾叶悬于堂中,剪艾力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戴之,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榻, 有驱魔法鬼之神效。
摘自「百度百科」
但,为何是艾蒿和菖蒲,又因为什么可以防病驱虫? 人们隐约知晓,却很少有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 华东医院申报了个非遗项目 —— 端午节香囊,被技术专家驳回了,这家家户户门口挂艾蒿和菖蒲的习惯是端午节的习俗,和华东医院有什么关系。市里面又派了陈教授一行非遗专家去华东医院实地了解情况,会议室的门一推开,里面坐着一群老专家,其中还有90+高龄的,原来这香囊是经过了将近40(音)多年的研究,国家机密不能说太细,这香囊可以消灭26种病毒和细菌,除了要感谢这些老专家们,更要感谢古老的端午节习俗。”
中国人几千年来都在追寻“天人合一”的人居理想,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这一点,在中国的古村落当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几乎所有中国的古村落在选址、规划和布局当中都十分注意风水的因素:靠山即“龙脉”所在,前为“朱雀”,后为“玄武”,左右分别为“青龙”、“白虎”,有山有水,山势围合,形成一个藏风聚气的独立空间。
摘自「中国国家地理」
“ 韩国大学生白天学中文,晚上学韩文,你们知道他们晚上学得是什么吗?中文繁体。
古村落风水,我们应该尽快保护起来,据说韩国很重视,可能会申报非遗。”
蒙古族长调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所以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 荣列榜中。
摘自「百度百科」
“ 每个国家都有申请数限制,于是就想着联合申报,当时两个卡车和专家们一起过去,一卡车的酒、一卡车的器材,酒喝好了就开始联合申报的工作(笑)。”
蓝印花布是汉族的一种工艺品,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等。是中国传统的工艺印染品,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最初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蓝印花布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浆烤蓝,采用全棉、全手工纺织、刻版、刮浆等多道印染工艺制成。
摘自「百度百科」
“ 小时候那个年代,只有这种布,现在想找真正的都很难找到。这蓝印花布所用的染料萃取自天然的植物,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板蓝根」”(板蓝根即蓝草的根)
1994年在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内又发现了一批青铜剑,长度为86公分,剑身上共有8个棱面。考古学家用游标 卡尺测量,发现这8个棱面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已经出土的19把青铜剑,剑剑如此。这批青铜剑结构致密,剑身光亮平滑,刃部 磨纹细腻,纹理来去无交错,它们在黄土下沉睡了2200多年,出土时依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科研人员测试后发现,剑的表面 有一层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这一发现立刻轰动了世界,因为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方法,是近代才出现的先进工艺,德国在 1937年,美国在1950先后发明,并申请了专利。事实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掌握了这一先进的工艺。
“ 秦剑的表面有一层金属铬,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也能让剑更加锋利。这项技术在欧美20世纪50年代才发明,而我们国家2200年前就有了。可是这金属铬很难涂上去,原因是因为对于温度的要求,铬需要4000度的高温,而青铜的温度几乎不超过1000度,这如何能让铬依附于青铜剑表面呢?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字俊卿,生于天津静海县。霍元甲出身镖师家庭,继承家传“迷踪拳”绝技。幼年体弱,在27岁以前基本上生活在故乡,时常挑柴到天津去卖。28岁后到天津当上码头装卸工,后来在农劲荪开设的怀庆药栈当帮工,升任掌柜。1909年,41岁的霍元甲,由农劲荪介绍来上海,接受由陈公哲、陈铁生所创办“精武体操会”中主教武术。被评为沧州十大武术名人。
摘自「百度百科」
“ 说起来,霍元甲在天津呆的时间可比上海长多了,怎么这个非遗就让上海给申请了呢?因为霍元甲在天津的时候只是个不知名的拳师,到上海之后才逐渐威震四海,成为「大师」。”
上海的旧弄堂一般是石库门建筑,它起源于太平天国起义时期,当时的战乱迫使江浙一带的富商、地主、官绅纷纷举家拥入租界寻求庇护,外国的房产商乘机大量修建住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围合仍是上海住宅的主要特征,但不再讲究雕刻,而是追求简约,多进改为单进,中西合璧的石库门住宅应运而生。这种建筑大量的吸收了江南地区民居的式样,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这种建筑因此得名“石库门”。
摘自「百度百科」
“ 「门槛精」最初的含义是指门槛做得精不精致,不是现在这个意思(精打细算、不会吃亏的人)“
顾绣创始于明嘉靖年间韩希孟之手,其工艺要求极高,刺绣前必须先将丝线辟为单股,经分别染色后再择色依次进行剌绣。这种工艺最适宜于仿绣古代山水、花鸟、人物等名画,所绣制品精美逼真,可谓一绝,因此当时这种工艺一度曾被名为“画绣”,韩希孟是上海露香园名官顾名世的孙媳妇,因出于顾家,故又名“顾绣”。
摘自「百度百科」
“ 马王堆出土的蚕衣,重量只有四十几克,通过现代工艺百般尝试,极限也只能到五十几克,因为现在的蚕丝太粗了,蚕宝宝营养太好了。
古时一根丝线可以分成72根,清代绣谱上记载了754(音)种颜色
现代的“顾绣”达不到古时的水准,一是因为丝线达不到,二是因为绣娘,古代的绣娘琴棋书画都需要精通,绣出来的画中自带神韵。现在的绣娘有些是从偏远地区招来的小姑娘,其中很多文化程度都不高。”
黄道婆(1245 ~ 1330年),又名黄婆或黄母,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时候,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摘自「百度百科」
“ 因为黄道婆,上海的女人们开始织布赚钱,这是活钱,织得多就赚得多,男人呢还是靠耕地在赚钱,地位就不一样了。
为什么上海女人比较厉害,上海男人比较会操持家务,感谢黄道婆!”
还有很多趣闻,比如国际非遗只允许一项一项申报,可是中国的太多了,这哪来得及,中间放开了一段时间,于是在2009年中国一下子申请了22项,之后其他国家有意见,又回归了一项两项的制度。
听陈教授一席话,中国的非遗太多了,但很多都没有被重视或者保护起来,在逐年消失,别说追根溯源了,就连遗迹都找不到了。与名胜古迹不同,物理上存在,也许会受到自然的损毁,但非遗与「人」相关,技艺随人而去,很是可惜。但话说回来,「非遗」并不是不能改变的,现场有位观众问了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怎么把一些非遗的美食做成网红,比如城隍庙的茴香豆。陈教授如是说「茴香豆我也喜欢的,但是现在牙口不好,咬不动,如果能在传统技艺上进行改良,让我们这些老人家也能吃到原来的味道,也是一种传承。」
这又让我想起了那句考古界都会提到的话
知来处明去处
最后以「顾绣」结尾吧,一眼看过去,哪里是刺绣,就是一幅幅画不是?
图片摄于讲座现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旧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