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个你

花火田丁 2018-05-15 15:08:13 +0000

题图来自于NextDay


提到「多重人格」,首先想到的是什么词?


「绝望」「分裂」「黑暗」「可怕」…… 大概都是些负面的词吧,就像是娜塔丽的《黑天鹅》,看完之后的那种惊魂未定久久不能释怀。


TVB今年拍了一部「多重人格」题材的剧集《三个女人一个「因」》(律政+心理学,简直是我的最爱)(阅读原文处有豆瓣直达链接)


作为一部影视作品,并没有花太大篇幅从专业学术的角度去解释「多重人格」,但是从一些生活细节上去展现了「多重人格」患者生活的不易,也通过一些案例澄清了大众的误解。想要了解的可以去看一看,当然了,重点是俊男靓女也很养眼。


与《黑天鹅》不同,这是一部「温情」与「感动」的喜剧,除了个别低落的情节,整体上的节奏很欢快。(以下有剧透)


主人格是生于司法界世家的名牌律师方以因,次人格是狂野玩家菠萝椰奶,好勇斗狠、另一个则是愁擘擘,为人怕事悲观,愁眉苦脸。这两个人格都是由于遭遇了不同的家庭变故而产生出来的。菠椰是主人格渴望变成的样子,希望自己能够跳出牢笼为所欲为,而愁擘擘则是因为父亲过世后陷入深深自责,演变出来的另一个化身。


三个人格从最初的格格不入到最后的合三为一,当中真是悲欢离合、啼笑皆非。


其中有一段情节很有意思。催眠后的主人格带我们去看了她的内心世界,那是一间二室一厅的房子,主人格在大厅,次人格则分别住在两个房间内,他们需要遵守的规则是:大厅有人,次人格就不可以出来,只能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并且,次人格不能将自己独有的记忆告知主人格,防止未得到证实的记忆误导主人格。


有种说法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山洞,想逃避的时候就躲进去,这不就是大厅和房间的关系么。主人格从一开始想要「杀死」(永久沉睡)另外两个次人格,在儿时玩伴和心理医生的帮助下,逐渐意识到了其他两个人格也是自己的一部分,她们消化着主人格无法宣泄的情绪,相当于「保护」着主人格一路走到现在。


因为主人格迫不得已又或者缺乏勇气,遇到束手无策的事情时,就躲了起来,通过次人格的力量去解决这些争端。而其实所有情绪的源头都因主人格而起。就像男主说的「我爱你,不管哪一个人格,你终究是方以因」


豆瓣评论里有人留言说,看完这部剧,怀疑自己也有多重人格了。


说「人格」可能不太严谨,毕竟这个需要上升到学术专业的范畴才能进行界定。换种说法,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面」,也许同事们看到的是一面,家人看到的是一面,朋友们看到又是另外一面,又或者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一面。


我相信的确有人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是「同一面」,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面对不同的群体还是有差异的,并不是说这样就表里不一,极有可能是,有限范围内的接触确实只能(有机会)展现一个人的某些方面,并不需要刻意隐藏,只不过还未表露出来。又或者是,遇到一些特殊情况,而触发的应激反应,比如平时特别安静的人,碰到害怕的事物,也会尖叫起来。


在「纠结」的时候,更明显了,自己脑中像是有着辩论的双方,扮演着正方反方的角色,跟自己较劲。


但无论有多少「面」,每一面都是我们的一部分,就像是之前风靡一时的分析性格成分的心理测试一样,每个人的性格中会有很多成分,只不过占据的百分比不一样。


也许就像是主性格和次性格的关系,大多数时候表现出来的是主性格,遇到特殊场景,次性格才会显露出来。或许阳光明媚的主性格一直在大厅控制着情绪,而一旦离开了大厅,其他个性就会趁机从房间里跑出来,如果长期放任自流,可能大厅就会被另外一种性格所占据,那是不是就会主次切换了。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普遍的论调也告诉我们,性格是很难改变的。意思是不是说,即便我们表现出来很多「面」,而这些「面」背后最核心的方法论是一样的,即,性格折射出来的其实是我们长久以来潜移默化而形成的思维模式。


模式一旦固定,的确很难更改。「难」并不代表「不可能实现」,只不过是要付出较大的精力和代价。「改变」很难,「修正」相对容易,但前提是你必须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很多人并不是无法「改变自己」,而是找不到「改变自己」的理由,或者说意识不到自己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N个你,都是你,哪一个才是你所希望的。


旧文参考:

思维模式的差异

对事不对人,真的是这样吗

没有硝烟的战争

选择综合症

撒欢吧
谈理想
聊人生
讲故事
相对论
花火田丁
微信号:huahuoding
花火田丁
不折腾不人生